我国是稻的发源地之一,种植水稻已有7000多 年历史,稻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我国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最高可以在2500多米的澜沧江高原上种植,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米生长。在2003年统计,全世界的稻作产量高达5亿8900万吨。在亚洲就有5亿3400万吨的产量。而全世界稻田总面积可达150万平方公里。2013年,最大的稻米出口...
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与文物发掘并不矛盾。随着历史学科的发展与文物发掘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文物不断在城市出土,这考验着城市管理部门对待文物发掘的态度。但无论如何,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敬畏历史文化遗产,是所有城市管理工作者应达成的共识。打考古人员的城管被行拘了。1月16日,扬州市桑树脚考古工地,发生了两名考古队员被城管打伤、考古工地办公室被强拆之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通过官微发声:“强烈谴责扬州考古工地暴力伤人事件”。随后,国家文物局发出公函,敦促江苏省就此事访查督办。昨日,扬州市政府发布通报,涉及冲突的城管队员被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相关领导也被处以党内警告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马铃薯“紫美人”出土紫色马铃薯并非转基因食品,最早原产南美秘鲁等国的一个马铃薯品种。日前,嘉善县开发区大泖村丰产粮油专业合作社试种的“紫美人”马铃薯已经成熟,工人们忙着采收新鲜的马铃薯。只见大家将马铃薯根叶拔除,拨开覆盖着的稻草,轻而易举地就将马铃薯捡了出来。这种用稻草覆盖法种植的紫色马铃薯既不是转基因农产品,也不是靠人工色素添加来生成紫色。之所以是紫色的,是因为马铃薯里面含...[详情]
据报道,我国水下考古又有了最新发现。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有人猜测它就是100多年前参与甲午海战沉没的“致远”舰。 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开始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摸索,水下考古队已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让考古队员没有想到的是,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铁证。考古队员们对最新打捞上...[详情]
日前,国家文物局评定组对新郑市郑韩故城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完成实地检查审核,此举意味着郑韩故城冲击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进入关键...[详情]
据报道,一名国外女性考古学家发明世界首个啤酒果酱,而且这种果酱不含酒精,不必担心会醉。据悉这种啤酒果酱在当地很受欢迎,一个星期大概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