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犯罪审判判决案例安全知识
或许在一些人的眼中,玩笑与欺凌,打闹与伤害,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所以大家对校园欺凌乃至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之间发生的纠纷都是小巴掌对小拳头的事情,能严重到哪里去? 事实上,校园欺凌可能涉及到《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甚至《刑法》,怎么可能是过分的“玩笑”呢。 校园欺凌是什么?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
校园欺凌行为成因
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源在家庭,许多施暴的学生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详情]
-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详情]
-
如何防止校园欺凌?
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发现了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凌请一定采取正当合法的手段面对。而作为欺凌者的亲属则应该不包庇不纵容。...[详情]
-
校园欺凌犯罪审判判决案例安全新闻
2月20日消息,以权谋私,强占土地,欺压百姓,横行乡里……2016年8月,河北定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对泉邱二村原村主任孟玲芬进行了公开宣判,以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职务侵占等七项罪名被定州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5万元。一审宣判后,孟玲芬当庭表示不服,提出上诉。2016年11月10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视频截图2015年8月,在河北电视台的一次采访中,孟玲芬等人曾殴打村民和记者,定州市公安机关迅速立案侦查,将孟玲芬抓捕归案,随后牵出了其自2012年起的一系列犯罪行为。事件起因为,2015年7月25日,被...
-
储户卡莫名被盗刷 法院终审判决:银行全赔!
当收到储蓄卡上78000余元被莫名转走的银行短信时,昆明市民孙先生立刻持卡到附近的ATM机修改了密码并存入100元,后经证实转账交易发生在异地银联ATM。近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银行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孙先生在中国农业银行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支行办理有一张“金穗”银联借记卡,案发前卡上存有7万多元人民币。2016年11月15日23时46分,孙先生手机上收到了第一条跨行...[详情]
-
合肥少女毁容案终审判决周岩180余万
>>对话人物 周岩,1995年9月9日生,安徽合肥人。2011年9月17日下午,与周岩同在一所中学读书的学生陶汝坤因求爱不成,携带打火机油来到周家,趁周岩不备,拿出准备好的油浇到受害人头上并点燃焚烧,半分钟不到,整栋楼响彻她的尖叫。被焚烧后,周岩经家属送到安徽医科大学附院重症病房经7天7夜的抢救治疗才脱离生命危险,但伤势已极为严重,其头面部、颈部、胸部等严重烧...[详情]
-
-
校园欺凌犯罪审判判决案例安全产品
校园饮水机
校园饮水机是针对学校学生和教职工设计的饮水机,出水量大,且出水龙头多,功率大,加热快,能满足病人庞大的开水需求;饮水机内部装有过滤系统,水经过过滤后在烧开,健康安全,口感更佳。...[详情]
与校园欺凌犯罪审判判决案例相关的文章
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健康快乐成长。那么作用弱势群体中的留守儿童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呢?...[详情]
在学校,时常会发生校园欺凌的现象,年纪大的总会欺负年纪小的,强势的总会欺负弱小的,这个时候校园安全就存在着严重的危险性,而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呢?佰佰安全网今天就会给您介绍一下相关的校园暴力知识。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详情]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应当以教育和感化为主,我国刑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犯罪后的处罚也作了相关的规定。那么,未成年犯罪如何...[详情]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呈现出成人化、暴力化倾向。罪名最多的分别是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这五种犯罪占全部受理案件人数的81%。那么,导致暴力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随佰佰安全网了解一下相关的公共场所犯罪小知识。什么是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