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安全行口诀 1、航行靠右走,出口减速行。 2、横越先了望,无船再通过。 3、狭窄、弯曲、桥梁区,禁止追越并列行。 4、夜间航行须点灯,船舶交会挥白旗。 5、视线不清,劣天气禁止行。 6、勤了望、观动向、早慢车、主动让。 7、先让、先停、先靠边;主动让、及时让、适当让;掌握车速和船位。 8、来船动态不清,先停车再稳舵,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二、落水者自方法 1、万一掉进水里,一定要镇静,千万不能慌乱。要屏气井捏着鼻子,避免呛水,因为人一旦呛水将失去方向感并变得更为惊慌疲惫。在放松身体的同时试一试能否踩到水底,因为很多河流并不是很深。 2、为了节省...
1、 在上学和放学时,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刻。马路上车多人多,千万不要随意在道路上穿行,猛跑。 2、 避让车辆方法是:过马路时先看左边有没有车辆,如无车辆驶来,可迅速走致到马路中间;再看看右边有没有车辆,没有车辆就可以迅速通过。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跑。 3、 在道路上行走时,如有人从马路对面招呼你,不要贸然前行。可以在路旁等候或经人行通道横过马路。 4、 不在...[详情]
安全教育是让孩子初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知道在校内、外的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常见事故,掌握在危险情况下的避险方法,初步具备分辨安全与...[详情]
今年12月2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今年5月份成都女司机因“路怒”被打,引发舆论对文明驾驶、拒绝路怒的热议。那么“路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该怎样预防呢?佰佰安全网为你讲述。 什么是“路怒症”? “路怒症”(Road Rage)的说法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数量的不断上升,这个词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路怒症”指汽车或其它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可引起口角纷争、伤害以及可能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撞...
2015年5月,随着“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的持续升温,“路怒症”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近日,相关机构针对路怒行为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驾龄较短的年轻人最容易路怒伤人。而究其发怒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停车、抢道、碰擦”等常见的小摩擦所引起。 其实,“路怒症”早已是一个世界通病。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推测,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至7%,约1600万...[详情]
交通安全事故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发生,因此遵守交规,安全驾驶就是我们每位驾驶者的责任和义务。 2015年12月2日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在我国,危险驾驶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在哪些驾驶人群体中相对高发?“路怒”“分心驾驶”等行为的突出危害有哪些?2015年的主题活动有哪些特色?就此,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危险驾驶在6至15年...[详情]
2015年9月6日凌晨,宁波绕城高速上,一名货车司机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停车洗澡。幸好被高速巡逻车及时发现,才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详情]
2015年8月29日中午,南岸海峡路上,一名女子汽车加油后将钱包遗忘在车顶,导致包内现金遗落一地。这等“好事”虽前所未有,但也存有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