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学现象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二、临床表现 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
如何区别学校恐怖症和逃学行为 学校恐怖症的学生在存在病变初期,多会对上学表示厌倦和推诿,主要表现为不愿晨起上学,头晕或是腹痛,若是父母不同意不去上学,则大吵大闹,甚至扬言做一些行为。在第二天,依然不愿意去上学,多需要家长或同学劝说,才有可能去上学。若是父母强制其去学校,则多不能顺利进入教室就逃走,且不去上学表现异常坚决。多数患儿在家可正常学习,但是不愿出门与人交流,尤其是不...[详情]
一、先从自身找原因; 1、缺少对孩子的关注关爱: 逃学的孩子都有一个侥幸心理,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长多数不在家,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看管,偶尔逃学一次家长也不知道,逐渐养成了习惯,因此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 2、教育粗暴简单: 孩子逃学,家长知道后只是一味地批评,打骂,教育方式粗暴简单,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越来越不服从管教。 二、了解...[详情]
对厌学与逃学生的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是进行厌学与逃学教育的出发点。那么厌学...[详情]
儿童的品行开始变得不端正是由一些小事情所引导的,比如在学习期间大量作弊抄袭或是经常逃学。恶劣的行为做的多了,儿童的性格也会因此变得暴...[详情]
3月20日上午,一名12岁的少年从登封一家武校逃学回家,在乘坐郑州公交三公司981路公交车时迷失方向。车长发现后,将其带回车队,交到调度室。调度员宋青海中午下班后,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带着少年沿街找家。最终在郑上路三十里铺村,找到了少年父母的租住处。当天上午9时许,郑州981路车长高志浩驾车行至南三环长途客运南站时,一名少年上了车。一路上,少年不时向窗外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然而,公交车行驶到了老107国道的小刘庄终点站时,少年却不愿下车。“当时我问他为什么不下车,少年说他要回家,可这里并不是他的家。问他家住在哪里,少年也说不清楚。”高车长说,由于少年说不清家庭住址和父母的联...
三名女孩正值豆蔻年华,本该在校园专心读书,却欲逃学打工“闯天下”,这可急坏了家长。1月11日上午记者从宿迁宿豫警方获悉,所幸民警多方查找,平安找到逃学女孩,后经耐心劝说三名女孩答应重返校园。1月7日晚上10时许,宿迁市公安局宿豫分局珠江路派出所民警贾添宇接到辖区居民口头报警称,她家的孩子小娟、小丽放学后未回家。接警后,贾添宇通过走访发现,两名女孩均为宿豫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当日从...[详情]
男童被救上来 男童的妈妈抱着他喜极而泣4月18日,常德一名9岁的自闭症儿童在逃学途中,不慎落入水坑,所幸武陵公安分局处警防控一大队民警及时救助,并联系到家人,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当日上午9点多钟,正是学生上课的时候,可特殊学校的学生小杨乘老师、家长不注意,从教室里溜了出来,等到大人们发现的时候,校内校外已经找不到孩子的踪影,心急如焚的母亲立即拨打了110求助于警方。接警后,处警...[详情]
10月16日,保定市唐县一名6岁男童丹丹(化名)从家中蹊跷失踪,家人苦寻并报警,进而引发大量热心人士帮寻。17日下午,男童在失踪一天...[详情]
20日,中学开学的第一天。分宜县两名初中女生没去学校报到,而是偷偷坐上了火车去外地见网友。铁路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刻帮助查找,最终将两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