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据WHO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一7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6个月至2岁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受到来自母体抗体的保护而发病较少,到4岁时大多数儿童已受感染,所以很少引起腹泻。目前认为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一口途径,造成传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毒者,托幼单位常有水型及食物型暴发流行,接触传播也广泛存在,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亦不能排除。因轮状病毒的保护抗体有血清型特异性,故有的患儿可出现反复感染。 本病常发生在秋末冬初,潜伏期1一3d,起病急,早期有低热和上...
因为轮状病毒是标准的传染疾病,所以预防轮状病毒还是以切断传染源为主,主要为以下两点 勤洗手是最基本也最有用方式!尤其是饭前、饭后。爸妈淮备餐点之前、帮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完排泄物之后,也要记得洗干净双手。 此外,也要改善居家环境卫生,避免让宝宝吃生食,蔬果也必须清洗干净。 轮状病毒的感染率高、传染力强,爸妈可以在医生建议下,考虑是否让宝宝接受轮状病毒疫苗。不过轮状病毒目前...[详情]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愿意接受惩罚。”这是生产、销售铝含量超标油条的邹某,在被告席上的最后陈述。为了卖相好添加过量明矾,所卖油条竟被检测出铝含量超标6倍多,成了名副其实的“毒油条”。近日,越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商贩邹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据了解,黑心商贩邹某,女,44岁,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鱼家村农民,小学文化。2013年底至2015年4月1日期间,在越城区东浦镇上大路一车库内从事油条生产与销售。以一定的面粉、明矾配比制作油条,并以每根0.4元的价格贩卖给其他商户,日销售量在1000根左右。2015年4月1日,邹某在现场被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获,当场被扣押油条...
为让油条口感更加酥脆,利川一早餐店店主和面点师傅往面粉里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而且超过国家标准5倍多。记者昨日获悉,店主和面点师傅生产销售1500余根毒油条,分别被判刑。10月23日,利川市法院对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案一审宣判,被告人何某、吴某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分别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禁止二名被告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详情]
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油条店 为了让油条卖相好、口感酥脆,郑某镇在丰泽区清源街道城口市场一带制售油条时,加入过量的泡打粉和膨松剂,导致油条中的铝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2倍。28日,记者了解到,郑某镇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已被丰泽警方刑事拘留。近日,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丰泽分局向丰泽公安分局北峰派出所,移送了这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43岁的郑某镇...[详情]
在油条制作过程中过量添加含铝添加剂,导致油条中铝含量超出国家限制标准最高值7倍。...[详情]
今年的3月14日,西乡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对石埠镇的一些早餐摊点开展了突击检查,当执法组对一家油条作坊进行检查时,发现这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