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除了急性损害、慢性损害外,还具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一般按污染物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三大类。 1.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在于可引起人类的感染性疾病或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还可引起动物性食品的腐败变质。 2.化学性污染是指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包括各种有毒的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化学物质污染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情况也较复杂,按污染来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兽药残留 ;农药残留...
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性质更加复杂、种类更加繁多,造成污染的原因也有多种,除了过去所熟悉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外,各种药物、农药、重金属、霉菌毒素、激素、添加剂、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等污染日益突出。人们通常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分为生物性污染和非生物性污染,非生物性污染包括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1、生物性污染与控制 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对动物性食品造成的污染,其...[详情]
一些人问:动物转基因有害吗?转基因动物有助治疗疾病。 转基因动物是对多种生命现象本质深入了解的工具,如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胚胎发育调控,肿瘤,神经与发育等。此外,还可以用来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两种食品,转基因食品都经过批准生产的,是安全的。如果您...[详情]
动物性食品污染是指肉乳蛋水产食品及其制品受到了上述有害物质的污染以致使食品的卫生质量下降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那么如何预防...[详情]
记者梳理近三年食药监部门的食品抽检显示,鱼类及水产品检出抗生素问题最多;专家称“兽用抗生素致儿童肥胖”结论太武断。 127批食品抗生素超标 兽用抗生素残留危害大最近,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研究人员王和兴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引起轩然大波。该课题组在2013年上海586名儿童的尿液中检测出了21种抗生素,并称儿童肥胖可能与兽用抗生素有关,且有可能来自食物和环境。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食品里的兽用抗生素残留不容小觑。记者对2014年以来各地食药监部门披露的抽检信息梳理,发现在149批次兽药不合格食品中,抗生素超标或使用违禁抗生素的食品达127个批次,涉...
2016年8月20日消息,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因涉嫌非法运输3只国家保护动物“白化孟加拉虎”被浙江警方查获。20日,记者从常州获悉,野生动物世界所属辖区农林部门已介入调查。8月15日晚上8时40分左右,在G25宁杭高速青山服务区内,一辆常州牌照商务车引起浙江湖州警方的注意,他们在对车辆例行检查发现,该车后备箱内,三个用纸盒掩盖的大铁笼内藏着3只带有斑纹的猫科动物。在警方质询下,...[详情]
记者15日从北京市食药监局获悉,根据近日施行的《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运动营养食品不得做任何功能声称,如有不适宜食用的特殊人群,应同时在标签中标示。7月11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出台《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对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和销售做出了明确要求。据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处处长李键介绍,运动营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同于保健食品。因此,《审...[详情]
没有统一国家标准。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辣条为代表的部分休闲食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详情]
野生动物物种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是非法捕猎(贸易)和栖息地丧失。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鼓动了消费野生动物的巨大市场,因而野外野生动物受到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