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知识: 1、勿滥用暴力管教子女,产生不良学习效果 对子女为适当体罚,有时对于子女的一些偏差行为的确能发挥管束之效果,但体罚却非万灵丹,滥用体罚或实施严厉惩罚,除了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外,还可能让子女充分学习暴力,进而增长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2、主动配合学校各项措施,积极参与学校举办活动 为确实掌握子女行为状况,学生家长应主动随时与学校联系,以了解子女在校表现,以为家庭教育之参考依据;对于子女学校所举办活动,应设法亲身参与,这样才能收全面整合教育效果。
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是极端的校园暴力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加害人往往严重伤害了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也会对公众形成误导,以为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代名词。其实,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广泛意义上来讲,校园欺凌的范围会大于校园暴力,或者说涵盖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中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类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 是指中小学内欺凌者欺负弱小者的行为,校园...[详情]
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详情]
近日网上一则视频被广泛转载。视频中多名学生先后抽打一名女生耳光,其中一女生边动手边叫着“你不是牛逼吗?还牛逼吗你!”。有网友根据打人...[详情]
校园如不安全,教育无从谈起。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国家“平安校园日”,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许进委员表示,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就有1881人,经审查,批准逮捕的有1114人。许进说,校园欺凌的方式不只限于身体暴力,还包括语言暴力、网络暴力等具有欺负、侮辱性质的伤害行为。暴力行为不仅仅是殴打和辱骂,还包括逼迫...
今年年初,市教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区教委和学校研究制定本区本校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截至6月底,东城、海淀、丰台等多区的区级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出炉。目前,东城、海淀等区都建立了防治中小学校欺凌领导小组,来统筹领导和指导本区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协助各中小学校稳妥处置...[详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近日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同学“霸凌”,事后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质疑校方处理不当,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中关村二小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新华视点”记者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一问:到底发生了什么?12月8日晚,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刷屏。文章作者自称是中关村二小四年级一名10岁男...[详情]
这几天,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件再次吸引舆论的关注。...[详情]
开学一个多月了,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曲樟乡中学生小萍(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小萍为化名)却因为精神状态出现问题,休学在家,没法重返校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