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小编了解,小苏打并不是碱面,具体区别如下: 1、名字上就有不同 碱面叫做碳酸钠。而小苏打被称为碳酸氢钠。可食用碱也被称为弱碱,但是小苏打却被称之为弱酸。 2、热稳定性方面不同 碱面比小苏打的热稳定性更强一些。表现是,食用碱加热后不会有分解的状况发生,而小苏打会化成水的状态。 3、用在肉类产品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肉类用了可食用碱之后可以使得肉质变软。但是味道会有点大。而用小苏打的话,肉质爽滑鲜嫩。小苏打和食用碱相比显得更加温和些,刺激性也比较低。用在食物方面可以达到口感好的目的。在生活中,食用碱是不可以直接吃掉的,因为它刺激性比较大。 4、两者的适用范围也不...
在白粉病初期,或病情不重时,可用小苏打来防治。具体方法是:先用少量酒精将小苏打溶解,再按1克小苏打加水200克的比例,配制成溶液,进行喷雾即可。此法不仅防治效果好,且成本低,安全无药害。 其他防治白粉病方法: 1、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1:2:100-200,隔7~10天喷药...[详情]
苏打粉也是碳酸氢钠,它是一种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1、准备适量小苏打粉、矿泉水; 2、将小苏打粉和矿泉水按1:10的比例混合搅拌...[详情]
夏天一到,蚊子就多。近年来,一种对灭蚊有“奇效”的“蚊香液”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灭蚊工具。但鲜有人知,这种居家旅行灭蚊药剂,却含有急性毒性成份“氯氟醚菊酯”,人一不小心误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身亡! 今年5月14日,东莞长安锦厦社区,便发生了这样一起意外事件。市民陈先生1岁7个月大的儿子小伊(化名),不小心误食了约10ml的“蚊香液”,短时间便出现了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庆幸,他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小男孩送至东莞市长安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近3小时的救治,终于将小伊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目前,小伊已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康复中。据家住东莞市长安镇锦厦社区的陈先生介绍...
近日,海口、三亚、澄迈等地出现骗子冒充学校老师在微信上向家长申请加入好友后,以学校收取学杂费为名进行诈骗。 三亚的符女士日前收到一条微信,对方自称是来自儿子学校的“黄老师”,新学期学校要收取300元学杂费,希望家长配合。符女士马上答应,并表示让儿子第二天上学时带到学校。然而,“黄老师”却说,其他家长都交了,就差符女士的了,最好马上通过微信转账,以便及时交给财务。符女士不好马上拒...[详情]
医疗垃圾黑色产业、化妆出来的土鸡蛋、辣条生产环境脏乱差、中科智联等公司产品大量窃取用户隐私、售后服务明修暗骗......昨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3·15晚会登场。晚会由“调查专题”和“消费预警”两部分组成,在关注传统消费市场消费安全的同时,也关注互联网消费安全,曝光利用高科技手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食品安全辣条生产“辣眼睛”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当下的网红零食辣...[详情]
用硼砂保鲜猪肉容易诱发食品安全问题。近日,广西南宁部分商贩涉嫌使用非食用物质涂抹和材料加工被警方带走。同时公安部公布假劣食品鉴别方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