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性质上区别: 从外观上说小苏打和食用纯碱都是白色的物质,小苏打是细小晶体,而纯碱则粉末。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做碳酸氢钠(NaHCO3),食用纯碱的化学名称叫做碳酸钠(Na2CO3),小苏打为弱碱性,食用碱的碱性则相对强。食用纯碱的热稳定性比小苏打的热稳定性强。小苏打加热后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食用纯碱加热不会分解。 2)在厨房里使用方法不同 肉类食物,加入食用碱能促进肉质软化,缺点是有股难闻的碱味。纯碱可泡软干货;小苏打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使肉质松软膨胀,鲜嫩爽滑。小苏打除了食用的功能外,还可以用于清洁,比如清洁砧板、锅壶,清洗果蔬,甚至可以疏通下水道...
在白粉病初期,或病情不重时,可用小苏打来防治。具体方法是:先用少量酒精将小苏打溶解,再按1克小苏打加水200克的比例,配制成溶液,进行喷雾即可。此法不仅防治效果好,且成本低,安全无药害。 其他防治白粉病方法: 1、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1:2:100-200,隔7~10天喷药...[详情]
苏打粉也是碳酸氢钠,它是一种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1、准备适量小苏打粉、矿泉水; 2、将小苏打粉和矿泉水按1:10的比例混合搅拌...[详情]
9月24日,一则由新华社发布的医学进展消息《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被广泛转载,在癌症高发的今天,这条消息足以引爆朋友圈。人们为其生动形象的标题所吸引,并为所谓廉价的小苏打就具备攻克人类生命之敌能力的强大反差征服,并推演出小苏打就能治癌防癌这样的“养生秘方”。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小苏打究竟如何走进大雅之堂,成为被称为众病之王的癌症的低成本克星?小苏打究竟是癌症治疗中所谓的主菜还是辣椒面?饿死癌细胞这种久已流传的说法是否科学严谨?随之流传的养生秘方有科学道理吗?与民众的狂欢形成对比的,是医学界的冷静,无论从该项研究成果的浙江大学团队,还是抗癌一线的医学专家...
可以用来吃的餐具,这绝对不再是一句玩笑话。据外媒报道,比利时一对夫妻发明一种可食用餐具,用它来盛食物时,可以连同饭菜一起吃下,不仅环保而且还可节省清洗碗盘的时间。可食用餐具点子的由来起因于一次家庭聚会。夫妻二人在宴会之后发现有堆积如山的碗盘要洗,先生吉尔奎恩(Thibaut Gilquin)就跟太太开玩笑说,干脆把碗盘吃掉吧。尽管这只是句玩笑话,但却让他们兴起了研发可食用餐具的...[详情]
夏天一到,蚊子就多。近年来,一种对灭蚊有“奇效”的“蚊香液”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灭蚊工具。但鲜有人知,这种居家旅行灭蚊药剂,却含有急性毒性成份“氯氟醚菊酯”,人一不小心误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身亡! 今年5月14日,东莞长安锦厦社区,便发生了这样一起意外事件。市民陈先生1岁7个月大的儿子小伊(化名),不小心误食了约10ml的“蚊香液”,短时间便出现了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中毒...[详情]
3月26日下午,记者接到举报来到即墨通济街道姜戈庄村这个清洗点进行了调查。该清洗点位于村东西街的一座民房里,门口拴着一条大狗。记者以...[详情]
据了解,路边叫卖的又大又甜的红枣大多使用是“催熟”的,水果使用催熟剂不利于食品安全。近日,海口查获一批“糖精枣”,据悉糖精枣中含有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