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稀盐酸化学式安全知识
稀盐酸溶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呈酸性,可用于疥疮、花斑癣、汗斑等皮肤病。 用法与用量 外用,先涂40%硫代硫酸钠溶液于患处,待稍干后,再涂本品。每日3~4次,连续3~4周。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应煮洗内衣、被褥等。 不良反应 有酸性刺激作用。 注意事项 避免用于颜面部皮肤。皮肤破溃及对酸性溶液有明显刺激者禁用。
-
电解稀盐酸
稀盐酸即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属于药用辅料,pH值调节剂,应置于玻璃瓶内密封保存。主要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氢气,除水垢,药用方面主要可以治疗胃酸缺乏症。 电解稀盐酸生成什么? 2HCL=H2↑+CL2↑(条件:电解),所以稀盐酸电解是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也许你是迷惑"电解盐酸时,是电解出酸中的...[详情]
-
医用稀盐酸
药用稀盐酸是一种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味酸。含HCl9.5%一10.5%(克/毫升)。 医用稀盐酸作用 服后使胃内酸度增加,有利于将胃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大,亦为胃液中主要的消化酶,所以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缺乏症,如胃炎、胃癌及恶性贫血等所引起的胃酸缺乏及发酵性消化不良等。 每次0.5—2ml,每日3次。小儿每次l滴/岁,饭前或...[详情]
-
厨房清洁剂的化学式
厨房清洁剂,是一种能使厨房保持洁净、消毒及不含细菌,帮助维护您全家的健康。那么,厨房清洁剂的化学式是什么呢?下面,就请您和佰佰安全网...[详情]
-
盐酸稀盐酸化学式安全新闻
醋意大发的丈夫将盐酸往妻子脸上泼,妻子的同事何某上去帮其用水冲洗,却被当成“情夫”砍伤。昨天,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向媒体通报了近日发生在辖区的一件伤人案。今年10月17日18时许,阮某和同事何某下班途经江门市区双龙村湾龙里附近,阮某的老公尹某忽然持不明液体泼向阮某脸部,随后,又拿随身携带的刀将何某砍伤,后逃跑。江门市公安局环市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在周边展开调查,经查,民警发现嫌疑人尹某家住江门市区迎宾大道西附近,随后民警对其展开布控。10月22日,在尹某住处楼下伏击的民警发现尹某驾车出现并将尹某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尹某交代,因近期和妻子阮某经常吵架,阮某便搬出去住,一...
-
湖北天门医院爆炸起火 系盐酸储存桶爆炸引发
针对“网传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爆炸起火”一事,12月7日,天门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6日上午,该医院确实传出大量白雾,让很多市民误认为是火灾,当时医院启动应急预案,消防人员赶往现场处置。后经了解,事件因50公斤的盐酸储存桶爆炸泄露引起,已于当日10时许处理完毕。网络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随着一声爆炸之后,大量疑似白烟从一栋楼冒出,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据当地网友反映,上述...[详情]
-
湖北一盐酸槽罐车侧翻发生泄漏 4人受伤
交通事故频发给公共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冬季天气情况恶劣,提醒广大司机朋友时刻注意行车安全,保障自身安全。 槽罐车侧翻 救援现场 消防人员对罐体进行稀释12月8日,湖北当阳市半月镇三湾林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三车相撞,其中一辆载有16吨盐酸的槽罐车侧翻并发生泄漏。当地消防、公安、安监、环保、等部门紧急抢险4小时,成功排除险情。事故导致四名司乘人员受伤,三车受损。据目击者介绍,当日上午...[详情]
-
-
盐酸稀盐酸化学式安全产品
木乃伊式睡袋
对于“驴友”来说,睡袋就是长途跋涉之后那个温暖的“驴窝”。因此,睡袋的舒适性、保暖性都影响着“驴友”的休息质量和体力恢复状况。...[详情]
周边产品
电加热式加湿器
电加热式加湿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水在加热体中加热到100度,产生蒸气,用电机将蒸气送出。一共有三种:电...[详情]
与盐酸稀盐酸化学式相关的文章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家安防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窗户安防上也开始倾向于智能化的幕帘式红外探测器。...[详情]
氧气瓶具有各种尺寸,但是它们都相当重,因为它们必须由足够坚固的材料制成以承受强大的气压。而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便捷式氧气瓶,这使很多外出旅行的人感受到了方便和实用。那么,如何使用便携式氧气瓶呢?佰佰安全网为您介绍这方面的运动安全小知识。什么是便携式氧气瓶? “便携式氧气瓶”又称为“便携式氧气呼吸器”,相对于传统的氧气瓶及氧气呼吸器来说其具有体积小、容量大...[详情]
单元式居民住宅是人们稳定生活,安逸休息,维持生存的重要场所。火灾发生后,单元住宅式发生火灾如何逃生呢?...[详情]
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烹调等过程中会被有害物质污染,但是你知道什么是食品化学性污染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相关的食品污染小知识。什么是化学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主要是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氰化物、有机磷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由于化学物质(化学品)进入环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即因...[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