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安全知识
什么是油酸甲酯胺? 油酸甲酯胺,又名顺式-9-十八烯酸甲酯(CIS-9-Octadecenoic acid,methyl ester),9-十八烯酸甲酯(9-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分子式为C19H36O2,结构式为CH3(CH2)7CH=CH(CH2)7COOCH3,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可燃,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互溶。是一种不饱和高级脂肪酸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皮革添加剂、纺织助剂等,还用作杀虫剂助剂等。
-
二氯丙烯胺
二氯丙烯胺是一种琥珀至棕色液体;熔点:5.0-6.5℃ ;沸点:118℃;密度:1.192-1.204。二氯丙烯胺是一种新型的除草剂的安全保护剂。 二氯丙烯胺的用途 二氯丙烯胺可提高玉米对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耐药性。是防止菌达灭、乙草胺伤害玉米的一种特殊的保护剂,它既可以用于拌种,也可以与除草剂混合喷雾进行土壤处理。一般每亩用量1.4-1.7克。该剂对水稻、小麦也有保...[详情]
-
二乙醇胺性质
物理性质 分子式:C4H11NO2;HO(CH2)2NH(CH2)2OH 相对分子量:105.14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分子量 105.14蒸汽压0.67kPa/138℃闪点:137℃ 密度:1.097 凝结点(℃):28 沸点(℃):268.8 闪点(℃):146;137(闭式) 粘度mPa·s(...[详情]
-
二乙醇胺合成
二乙醇胺为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那么二乙醇胺合成方法有哪些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详情]
-
甲基二乙醇胺
甲基二乙醇胺是一种化学物质,能与水、醇互溶,微溶于醚,那么甲基二乙醇胺生产方法有哪些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详情]
一甲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安全新闻
2017年1月8日早上8时40分左右,浙江宁波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杭州湾大桥上海往宁波方向1395K+400处(离海天一洲2公里左右),一辆货车装有19吨己二胺发生泄漏。事发后,大桥高速交警立刻封对上海、宁波两个方向全部实行封闭,同时桥上1391K-1396K封路。消防上午9时赶到现场,排查泄漏点,将泄漏点堵住。然后利用水罐车水带的稀释作用,喷水将泄漏气体稀释。己二胺毒性较大,可引起神经系统、血管张力和造血功能的改变。吸入高浓度己二胺可引起剧烈头痛。皮肤接触高浓度己二胺,可致干性或湿性坏死,低浓度可引起皮炎和湿疹。佰佰安全网提醒:在运输化学物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运输期间...
-
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 母亲与女儿当场身亡
冬季,大家除了用电安全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外呢,一氧化碳中毒也是需要我们格外高警惕的。11月27日凌晨4点,湘西州吉首市公安局红旗门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在吉首市机电街的一家出租房内有异常。在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值班民警见屋内无人应答,便试图通过出租屋的窗户观察屋内的情况。发现屋内的情况后,值班民警立即拨打了120,同时打开房间的窗户让房间通风。几分钟后,12...[详情]
-
货轮二氧化碳泄漏 致10人死亡
福建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金海翔”货轮二氧化碳泄漏事故调查组30日夜间通报称,初步查明,这起造成10人死亡、19人送医的事故,系当事货轮三副连续出现操作失误所致。25日16时许,“金海翔”货轮在山东省威海市龙眼港维修期间,发生二氧化碳泄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组技术组组长、高级海事调查官张鹏飞介绍,调查组初步调查,事发当天,“金海翔”货轮三副到二氧化碳钢瓶间抄写有关参数...[详情]
-
-
一甲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安全产品
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详情]
周边产品
一氧化碳报警器
一氧化碳报警器按使用方向可分为家庭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和工业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另外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壁挂...[详情]
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就是指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详情]
与一甲胺与二硫化碳反应相关的文章
你知道什么是一氧化碳吗?你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有哪些吗?你知道一氧化碳中毒后的急救原则吗?跟随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详情]
一氧化碳俗称煤气,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凡是含炭物质燃烧不完全皆可产生。正是因为一氧化碳无形的存在,使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甚至丧命。本安全网下面为大家分享下一氧化碳中毒产生原因及如何预防、急救相关的安全常识,以保证大家生命安全。...[详情]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频发让人们心生恐慌,为了家中用气安全,很多人都选择一氧化碳传感器作为居家生活的必备品。下面佰佰安全网给大家介绍下关于一...[详情]
早孕反应是孕期比较常见的生理反应,程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发生率为50%—60%。大多数孕妈妈在停经40天左右出现早孕反应,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一般在3个月后明显好转或消失。那么,孕妈妈该如何应对早孕反应呢?佰佰安全网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孕妇心理小知识。什么是早孕反应? 早孕反应是指在妊娠早期(停经六周左右),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