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入侵主要出现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广西9个省份的沿海地区。最严重的是山东、辽宁两省,入侵总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 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持续干旱、流域水资源不足、海平面升高、风暴潮等,而主要的人为因素是地下水的严重超采。海水入侵使地下淡水受到污染,从而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 海水入侵正在成为沿海地区的“公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生活用水造成很大困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学界的基本判断是,海水入侵造成的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已由潜在变为现实。
我国海洋灾害中,发生最频繁、造成影响最严重的是风暴潮、赤潮和巨大海浪灾害。全球热带海洋每年大约有80多个台风,对我国有影响的有20多个,登陆台风7个左右,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菲律宾的1.5倍。根据1966至1990年资料统计,我国海区大于3米以上的海浪分布频率分别是:渤海6.7%,黄海26%,东海58.3%,南海46.8%。其中6米以上的狂浪区平均每年发生28次,9米...[详情]
很多渔民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出海打鱼,在出海的过程中,渔民经常会碰见海雾天气,这是很不利于渔民安全出行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海雾高发...[详情]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2020年中国民用航空局第六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表示,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的逐步显现,自2月下旬起,民航客货运输恢复,目前,国内外客货运航班量正在逐渐有序增加。中国民航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今年的春运期间民航日均运输旅客近200万人次,日均飞行航班1.73万班。受疫情影响,自1月23日起,民航旅客运输量和航班量急剧下降,在2月13日跌至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谷,单日旅客运输量仅为13.29万人次,较疫情暴发前减少93.2%;单日飞行班次3931班,较疫情暴发前减少77.2%。随着国内防疫形势逐渐向好,...
曾于3月5日及6日遭中国海警驱离的菲律宾渔船船员再度声称,本月7日,另一艘载有至少10名渔民的渔船也在黄岩岛附近海域遭中国海警驱离。该渔船的船长称,他和他的10名船员目睹了巡逻的中国海警如何“骚扰”其他渔船。他说道:“那艘船上的渔民试图通过扔石头来躲避中国海警,因此渔船的玻璃窗很不幸地在追逐过程中遭到损坏。”他对那些渔民的安全感到担忧,因为自从他决定返回后便失去了这些渔民的消...[详情]
昨日是“中国旅游日”,我市举行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迎接“中国旅游日”的到来。 昨日上午9时许,在泉州体育旅游文创园,5000名骑游爱好者整装待发,准备用近一天的骑游问候泉州。市旅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推动“旅游+体育”的进一步融合,倡导绿色出行,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福建泉州分会场的主场活动——第二届泉州“骑游攻略赛”举办。本次活动紧紧围绕中国旅游日“全域旅游 美好生活”...[详情]
2015年5月13日,该基地在辽西某机场组织昼间训练,飞行一团二大队一中队教员姜涛带领学员鲁朋飞,驾驶某型初级教练机进行起落航线训练...[详情]
北京时间7月29日上午,两艘中方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正常巡航执法时,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只的阻挠。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佰佰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