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微信助手骗密码 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恶搞帖子——“教你如何用微信把好友逼疯”,任何人都可以将头像换成微信官方头像,名字换成“微信助手”,随后就可以以微信助手的名义,向好友发送各类信息,如向好友提问,发送年龄和体重,测试今天运势,好友会无防范地回复答案。虽然这是一种看似恶作剧的方式,但如果问到一些特殊问题,则会危及个人信息安全。 在举例中,假冒的微信助手给好友发微信,称账户存在安全问题,请回复密码进行验证,结果轻易就盗取了好友的微信密码。如果好友警惕性不高,再询问其他一些个人信息,也并非不可能。这也让很多微信用户担心,很可能被冒充好友的不法分子欺骗。 “盗用”头像蒙混...
“盗用”头像蒙混过关 为了验证这一担心是否存在,小编将头像和昵称修改成微信好友中的一位,试图盗用该好友的身份,与另一共同好友发起聊天,对方竟真未发现小编是假冒的。虽然这只是善意的玩笑,但却证明确实容易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此后小编继续“借用”好友的身份在朋友圈里发表评论,显示的竟也是盗用的好友昵称。记者又在聊天群里发布信息,因群聊只显示头像,竟也无人提出质疑。一好友获...[详情]
微信不绑定手机安全吗?可直接用管理员账号扫码验证,同时支持非管理员账号扫码后提交操作申请,系统会发送申请至管理员账号进行验证。这样使...[详情]
现在很多第三方网站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微信来登录,那么,手机微信授权登录安全吗?随小编一起看看吧。...[详情]
使用微信可以很方便地与周围陌生人互动交流,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使得微信也暗藏陷阱。微信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中,受害人多为年轻人,他们涉世未深,往往轻信盲从。 两月里几乎平均每日受骗一次 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张某认识了一名刘姓男子并“相恋”,两个月时间内,对方以出车祸需救急和帮忙找工作、租房子等为由先后从她手里骗走钱财17万余元,直至消失不见,张某才如梦初醒想到了报案。近日,张家口桥东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成功破获一起微信交友引发的诈骗案件。受害人张某,1989年出生,在“男友”失踪后,她于3月17日中午来到桥东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报案。“我们是今年1月2...
1月25日晚八点,家住洪山区某小区的陈女士因为丈夫每天下班沉溺于玩手机,刷完微博再聊微信,以至于连自己的女儿叫“爸爸”都听不见,一气之下将丈夫的手机狠狠地摔到地上。佰佰觉得如果喜欢玩手机但是要有个度,否则就会拉远家人之间的距离。前晚8点,洪山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小区陈女士,一怒之下将丈夫的新手机摔得七零八落,原因是丈夫每天下班后刷完微博再聊微信,连3岁女儿喊“爸爸”都不理会。陈女...[详情]
玩手机、刷微信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老年人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玩起了微信。其中一些老人对各种伪科学、“秘闻”等微信文章深信不疑,沉迷其中,却不知已经成了一些微信营销号眼中的“唐僧肉”。对此,有专家建议,子女应该帮助老人寻求多方面的娱乐内容,不要让老人整日与手机为伍。相关部门也应担负起监管责任。讲述 母亲迷上 各种微信“爆款”文章石家庄王女士的母亲年过六旬。一年多前,王女...[详情]
杨某之所以可以盗用微信支付转账,正是因为小侯的种种疏忽。首先,手机没有设置指纹登录;其次,手机密码为自己生日日期容易识破;第三,微信...[详情]
理论上,转错账者可以挽回损失,但现实中,由于相关规则缺乏可操作性,转错账者可能陷入求助无门,难以举证的恶性循环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