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污染来源 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天然和人为两类。 天然电磁辐射 天然电磁辐射源产生于自然界,由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例如,雷电,云层放电、太阳黑子活动,火山爆发,等等。这些自然现象会对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人为电磁辐射 人为电磁辐射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影响较大的包括电力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 1、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广播电视发射塔是城市中最大的电磁辐射源,这些设备大多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很多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被居民区包围,在局部居...
低频电磁辐射有哪些?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接触的电磁辐射通常可分为射频辐射和极低频辐射。所谓的低频辐射,指的就是发射出频率低于300赫兹的家电设备及配电系统(如墙壁内的配电线等),而户外来源则为住家附近的电力设施,如变电所、高压输电线、配电线等。一般说来,电焊工人、变电所工作者、影片放映技师、影印工作者、裁缝师等,都是暴...[详情]
电磁辐射人为污染源有哪些 人为电磁辐射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影响较大的包括电力系统、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工业与医疗科研高频设备。 1、电力系统 经济的发展促使各种用电设备日益增多,用电负荷急剧增大,电网规模快速膨胀,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日益增多。由高压、超高压输配电线路、变电站和电力变压器等产...[详情]
为了能推动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水平提升,解决因城市空气污染造成的公共健康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RUC Law)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合作开发了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该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健康影响等因素,选取11类污染物作为评价指标,从系统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用户友好性四个方面对每一类指标的公开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2011年1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了30个中外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评价报告。评价显示,中国城市均开展一定的空气质量信息发布,但发布水平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课题组...
据贵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2014年2月27日12时37分,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在云岩区金阳南路发生燃烧。目前,死亡5人,伤32人。伤者已全部送达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组成工作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燃烧原因正在调查中。贵州都市报官方微博:贵阳237路公交车自燃。网友潘倩玉微博爆料:刚才贵阳237路公交车发生燃烧,那几声爆炸可把周围的人吓坏了。跳窗的跳窗,跑的跑。...[详情]
记者从陕西省环保厅了解到,4月14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以“管不住的焦化厂?”为题报道了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长期违法排污污染环境等问题,节目播出后,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对此高度重视,厅主要领导连夜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意见,成立执法检查组,查处情况将向社会公开。会议决定,一是成立执法检查组,连夜赶赴现场查处该企业违法排污情况;二是就2011年以来省、市、县三...[详情]
一项针对儿童白血病患儿的调查显示,其中有八成患者在新装修的房子中居住过。同时,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死亡的儿童达到21...[详情]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发生火警,供应2号机组内部电力的外围辅助变压器起火,造成2号机安全停机。事故没有辐射外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