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一道经典的中国传统名菜,鱼香是川菜主要传统味型之一。成菜具有鱼香味,但其味并不来自鱼,而是泡红辣椒、葱、姜、蒜、糖、盐、酱油等调味品调制而成。此法源出于四川地区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调味方法,而今已广泛用于川味的熟菜中,具有咸甜酸辣兼备,葱姜蒜味突出的特色。 鱼香肉丝,以鱼香调味而定名。鱼香味的菜肴是近几十年才有的,首创者为民国初年的四川厨师。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收录了1328种川味菜肴,但却没有一例鱼香味菜,说明鱼香味菜只能是1909年以后才出现的。鱼香肉丝的“鱼香”,由泡辣椒、川盐、酱油、白糖、姜末、蒜末、葱颗调制而成。此调料与鱼并不...
嗅辨员嗅辨样品时,参与样品配比的人员要回避“闻臭师”,是环保部门嗅辨员的俗称,他们是空气异味的搜寻者和判定者,也是评判气体污染程度的 法官。臭味是不是在规定范围之内,除了仪器检测监测,还需要专业人员亲自“闻臭”。目前,省内有400余人获得了省级嗅辨员的资格证书,他们的工作就是到 收集“臭气”,然后带回实验室用鼻子闻臭检验,作为检测排放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平时有本职工作仅有任务时上岗其实,嗅辨员并不是新兴职业,早在1993年国家制定了恶臭污染标准时,嗅辨员就成了环保部门监测人员的一项“兼职”。目前,全省共有70余人获得了国家嗅辨员的资格证书,400余人获得了省级嗅辨员的资格证书...
“苯胺酸是一种药,怎么会出现在锅巴里,我吃的到底是食品还是药品?“ 近日杨先生在常州市新北区某超市以 7 元 / 袋的价格购买了两袋锅巴,结果发现配料成分里标注有药物苯胺酸。为此,杨先生投诉到常州市新北区消协。杨先生购买的这两袋锅巴,属于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厂家是南京某食品厂。他发现,包装袋上标注的配料成分,除含玉米粉、小麦粉、米粉等外,还标注有 “ 阿斯巴甜(含苯胺酸)”。...[详情]
近日,一女子因吃鱼香肉丝大闹餐馆引发网友热议。网友称,菜名只是为了博取消费者眼球,不应过于较真。同时我们自身应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避免闹出笑话来。 近日,媒体报道一则女子索赔大闹餐馆的新闻。据报道,女子因吃鱼香肉丝无鱼大闹餐馆。昨日一名山西女游客在重庆一餐馆点了盘鱼香肉丝,尝了一口后立即叫来老板质问:“这鱼香肉丝不仅没鱼,连丁点鱼味也没有!”老板几番解释,女子仍坚称在山...[详情]
前日,重庆一家论坛出现一篇颇为火爆的帖子,标题为《美团外卖吃出老鼠腿腿》。配图也具冲击力,一碗酸菜肉丝面上,一根疑似老鼠腿的物体……...[详情]
执法人员走进这间5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时看到,屋里卫生条件极差,没有生产厂家、日期的食品加工淀粉随意堆放在地上,两辆三轮货车也停放在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