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铅中毒的基本方法是使用金属鳌合剂促进铅的排泄,尽管这样能降低血铅的含量,但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高,且有反弹的特点。二巯基丙醇能对50%的病人产生副作用,常见的问题有发烧、心跳过速、恶心、 呕吐、盗汗,可能引起组胺的释放。使用 CaNa2 EDTA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肾脏的疾病。新型的治疗方法是单独使用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剂与鳌合剂一起使用,有些抗氧化剂也具有鳌合剂的作用,因此,单独使用合适的抗氧化剂对铅中毒也有良好的疗效。不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用药。 预防铅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切断污染源,降低各种垃圾对我们生存空间的污染...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一旦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立即救治。 2.迅速将病人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接触农药部位皮肤。 3.误服者立即刺激舌松部以催吐,并用大量温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但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液洗胃,硫代磷酸酯类有机农药如1606、l059、3911、乐果等中毒,不可用高锰酸钾液洗胃。 4.中毒症状明显者宜...[详情]
砷化物可经皮肤或创面吸收而中毒,长期接触砷化物可引起慢性中毒。那么砷中毒的常用解毒剂有哪些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详情]
16日,绵阳当地网络疯传“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17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真实情况系孩子家长在登记用药剂量时,误将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当记者给家长看了登记表后,一直认为是老师喂错药的父母表示,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但家长同时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孩子药物中毒父母称“幼儿园老师喂错药了”16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 两岁多托管幼儿被老师超10倍剂量服药》一文在网络传开,称“该幼儿园老师受小朋友杨杨(化名)家长委托喂药,结果错把3.5毫升的剂量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呕吐”。杨杨...
最近,重庆璧山区一酒楼发生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人因为饮用药酒中毒,其中五人不幸身亡。今天(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这起事件的原因已查明,当天宴席上饮用的药酒里含有一种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药,这种中药含有剧毒。 5月3日是璧山来凤街道居民任先生的生日,他在当地一酒楼定了五桌宴席,中午宴席开始后,有一些客人喝了酒。可是酒才喝了半小时,就有人出现不适症状,然后跑到酒楼外面呕...[详情]
7月8日消息,7月7日23时许,韩城市西庄镇张村38名群众(11男27女)先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疑似有害气体轻度中毒。目前38名群众已在医院观察治疗,生命体征平稳。韩城市已启动应急预案,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如何预防儿童气体中毒? 儿童常见的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儿童气体场所只要是在家中,农村冬季烧煤用的炉子一定要配备烟筒,为了防止煤气泄露导致气体中毒,要时常检查烟筒是否排气顺...[详情]
5月10日,柬埔寨蒙多基里省出现群体疑似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增至104人,目前,部分村民情况已经好转。...[详情]
直到昨日(7月27日),在福州总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28岁的辽宁姑娘毕雪仍昏迷,未脱离危险期,只因一周前,她吃了一盘黑木耳。目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