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钠和氯化氢安全知识
危险特性:遇水、潮湿空气、酸类、氧化剂、高热及明火能引起燃烧。在室温下与甲醇迅速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剧烈。 储存与运输条件:储存于干燥清洁的储存间。远离火种、热源。储存间温度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5%。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氟、氯酸类物料等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过程中应该远离火种、热源,防暴晒,防雨淋,防高温。雨天不宜运输。
-
硼氢化钠毒性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肤直接接触引起灼伤。误服造成消化道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钠、水。(但氧化钠会继...[详情]
-
硼氢化钠性状
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液氨、胺类。微溶于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不溶于乙醚、苯、烃类.。 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加热至400℃也分解。 储存条件:室温储存 化学性质 因为硼氢化钠中的氢带有部分负电荷(B的电负性比H小),醇和胺类物质中-OH,-NH-,-NH2中的氢都带有较多的部分正电荷,所以硼氢化钠中的BH4-能与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之间形成双氢键...[详情]
-
-
氯化氢吸收
氯化氢气体废气的处理方法包括吸收、吸附、催化和膜分离几个方面。那么,氯化氢吸收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吧!...[详情]
氢化钠和氯化氢安全新闻
2016年2月5日下午,国家安监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该报告认定,事发地700吨有毒害性的氰化钠,其中有320.6吨未得以回收。 报告指出,未回收的320.6吨氰化钠,其中有39%已在水体中得到有效处置或降解,另有58%在爆炸中分解或在大气、土壤环境中气化、氧化分解、降解。但报告也指出,由于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污染物复杂多样,有关部门仍需继续开展事故中心区环境调查与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同时,有关部门还将制定、实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介质的风险管控目标,以及相应的污染防控与环境修复方案和措施,并将开展长期环境健康风险调查与研究,重点对事故中心区工...
-
采矿人非法储存“毒药之王”氰化钠获刑
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被称为入口即死的“毒药之王”;未取得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储存它,将可能触犯刑法。福建省上杭县人民法院3日披露,该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判处被告人钟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氰化钠也是提炼黄金的重要化工原料。钟某在2008年之前曾与人合伙开采金矿,后因整改,矿窑被责令关闭。矿厂被关闭后,...[详情]
-
河南嵩县发生氰化钠中毒事故,3死6获救
河南嵩县发生氰化钠中毒事故,3死6获救2015年2月21日19时58分,嵩县110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大章镇三人场村有群众被困硐内。接报后县镇领导迅速带领相关单位人员赶赴现场指挥抢救。经过一天两夜的连续施救,目前,救出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6名群众在自行施救过程中吸入氰化钠气体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送往医院观察治疗,情况稳定,无生命危险。氰化钠洗硐是用氰化钠药剂喷淋废弃硐壁回...[详情]
-
-
氢化钠和氯化氢安全产品
汽车清洁剂
汽车清洁剂独特的渗透力及抛光光亮因子更能迅速去除胶纸,标贴等,当它涂在清洗物体表面时,与污垢结合或融解,但它需要流水清洗掉其残留物。节水清洁剂可利用本身的特性少用或不用水,起到节水的目的。...[详情]
周边产品
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系统主要由电子围栏主机、前端配件、后端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详情]
煤气泄漏检测仪
气体泄漏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漏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主要是指便携式/手持式气体检测仪。主要利用气体...[详情]
与氢化钠和氯化氢相关的文章
自己在家做鱼菜,通常自然会选用尽量新鲜的食材。但在外面餐厅吃饭,点鱼菜却常常有可能被商家用死鱼糊弄。那么,怎样辨别活鱼和死鱼呢?...[详情]
人说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意在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强自信应对。然而人为制造的困难可以战胜,但是很多来自大自然的突发灾害却容易夺走我们脆弱的生命,而崩塌地质灾害就是其中一种。一旦遭遇崩塌,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躲开它的伤害。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应对崩塌的伤害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小编就和大伙聊聊这个话题。山体崩塌...[详情]
校园暴力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复杂性,单纯的说说是不能杜绝其存在的。那么应该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呢?...[详情]
如今市场上的调味品越来越丰富,鸡精品牌也不少。很多人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没什么营养,常吃还会对身体有害。鸡精则不同,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安全。下面佰佰安全网将通过食品百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两种调味品究竟有什么区别?定义 味精味精是烹调中常用的鲜味调味品,有固体味精和液体味精两种。液体味精是未经炼成颗粒的味精原液,饮食业...[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