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总体来说,针对辐射源(或射线装置)产生的外照射,在辐射防护中有三个主要因素:时间,距离,屏蔽。 当你在辐射源附近时,你必须尽可能留驻较短的时间,以减少辐射的照射。 越是靠近辐射源,你受到损伤的几率越大,越是远离,照射越低。 如果你在辐射源周围增加屏蔽,将减少照射。 下面我们分别谈谈几种常见射线的防护要点: 1.α射线 α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粒子)组成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为4,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10cm空气、薄玻璃板、外科手套、衣服、一张纸或生物组织的表皮就足以挡住α粒子。但是α粒子的电离本领特别大,一旦不小心...
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 1.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上述区域电场强度控制在最高容许接触水平以下。 2.在选择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时,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新建电力设施时,应在不影响健康、社会效益以及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采取...[详情]
放射与电离辐射的关系 放射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原子序数在83(铋)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数83以下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以及考古,例如,X光检查、癌症治疗、伽马刀、CTPET工业。核能发电、...[详情]
人们通常所担心的辐射影响,就是担心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那么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和伤害呢?...[详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要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最新进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发布会上介绍称,截至2月12日,全国生产企业累计运抵湖北医用防护服72.67万件,隔离面罩、眼罩35.84万件,全自动红外测温761台。佰佰安全网建议: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医疗保障制度、应急预警惕干预机制、国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自我保健意识是预防传染病疫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环保部决定于2015年8-11月在全国集中开展针对核设施、核技术利用、核设备制造、铀矿冶设施的核与辐射安全大检查及综合督查。通知称,为认真汲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相关通知要求,环保部决定于2015年8-11月在全国集中开展针对核设施、核技术利用、核设备制造、铀矿冶设施的核与辐射安全大检...[详情]
为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月4日发出通知,要求将有限的医用防护用品安排给确实需要的岗位和人员,杜绝资源浪费,发现问题将追责。 《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形势严峻,医用防护用品供需矛盾突出。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设立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并履行职责,组织专门部门和人员对医用防护用品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详情]
据媒体报道,为落实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关于印发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卫计委联合多部门,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将从...[详情]
目前医患纠纷问题普遍存在,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据济南纪先生介绍,自己右腿被砸骨折,换药时却发现伤口“长”出纱布,随后经第三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