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辨别: 1、观外形 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 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 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 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急救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
误食毒蘑菇会很危险,姚忠伟危及生命,毒蘑菇中毒需要洗胃吗?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佰佰安全网详细了解一下。...[详情]
毒蘑菇在中国的种类多,分布也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详情]
记者周旭峰报道 目前正值春夏多雨季节,天气温湿,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季,但由此造成的食用蘑菇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近日,衡阳市祁东县就发生了两起疑似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致死案例。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食安办提醒我市广大市民:不采食野生蘑菇,以防食物中毒。 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
近期,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夏季到来,部分居民喜欢到户外采摘野蘑菇尝鲜,殊不知食用后极易导致蘑菇中毒。对此专家提醒,6月进入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期,居民需谨慎对待。患者手机中拍摄的毒蘑菇照片。6月18日,记者从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宁乡一家五口吃了野生蘑菇炖的汤后中毒入院,其中包括两名儿童。因中毒较重,6月18日下午,五人均被转往长沙救治,其中最小患者只有2岁5个月。据了解,6月...[详情]
救援现场。原标题:老人误食毒蘑菇 20多人上山救援夏季气温高,是野生菌生长的旺盛期,同时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期,大家在食用时要注意,不要随意到野外采摘,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一旦误食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医。60多岁的刘兴梅老人在山顶误食毒蘑菇中毒,幸好民警、消防队员还有120等及时上山救援。刘兴梅老人说:“有这么多好人帮,才让我捡回来一条命。”>...[详情]
“当前,我省已进入毒蘑菇中毒高发期,近3年我省毒蘑菇中毒事件起数、发病人数、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省2017年因食用蘑菇导致的食源...[详情]
汉中连发群众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汉中有43人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其中6人死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