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厌氧过程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1881年,法国的Lou is Mouras发明了“自动净化器”,用以处理污水污泥,从而开始了人类利用厌氧生物过程处理废水废物的历程。随后人类开始较多地应用厌氧过程来处理城市污水(如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等)和活性污泥工艺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如各种厌氧消化池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加强了利用厌氧消化过程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相继出现了一批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如...
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000mg/L)。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三部分进行:部分转化为CH4,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还有部分被分解为 CO2、H20、NH3...[详情]
辛苦养了两年多,4万公斤鱼几天之内全部死光,损失超过40万元。而根据检测报告显示,鱼塘养殖用水中检出的石油类污染物含量达28.6mg/L,超过国家标准572倍。 4万公斤鱼死光 5旬夫妇损失40多万元今年55岁的李小明家住勉县定军山镇,从2015年12月起,他和妻子承包了勉县定军山镇左右所村南大沟水库进行水产养殖。“水库有40多亩,3年租金12万元,还花了4万元将原来水库中的鱼买了下来。”12日,李小明说,然而6月17日下午去喂食时,却发现水面飘有死鱼,以为是鱼塘缺氧他就开了增氧机,“但没起作用,死鱼越来越多。” 根据养殖经验,偶尔出现部分鱼翻塘也很正常。李小明说,原本以为...
近日,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多地出现重污染天气。与此同时,环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专项督查仍在持续,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今年大气污染防控的具体量化指标,地方“铁腕治霾”进入攻坚战。环保部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21日开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污染天气。21日起,河南安阳、郑州一带率先出现污染过程,污染物不断积累,20时左右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北京市22日10时起空气质量达到重...[详情]
2016年6月9日,居住在西城区后海附近的吴先生在晨练时发现,野鸭岛附近的水面出现一片油污,他怀疑是周围餐馆排污。什刹海管理处水面监管人员巡查后表示,通过观察疑似油污,已联系河湖水务管理部门前来鉴定和清除。 6月9日早上,市民吴先生称,自己在晨练时发现,后海野鸭岛至宋庆龄故居水面上漂着一层油乎乎的东西,“后海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但更是我的家,不希望看到它被破坏...[详情]
辛苦养了两年多,4万公斤鱼几天之内全部死光,损失超过40万元。而根据检测报告显示,鱼塘养殖用水中检出的石油类污染物含量达28.6mg...[详情]
沙尘今日上午影响本市,空气污染至中度污染,明日北风吹散沙尘空气转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