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建立科学的基于微信的舆情监测体系,实现对微信舆情的实时掌握。从技术上讲,对于微信的舆情监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可以从内容上监测,通用应用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在监测范围涵盖所有公共账号,以保证扩大监测面,增加监测量;从终端上监测,可以“以点带面”,招募不同职业、年龄、地区的志愿者从线下收集微,构建对全社会的微信热点问题的监测体系。 2、应建立起社会公共讨论的社会结构,使“看不见的舆论”重新看得见。微信纵然使舆论成为看不见的意见,但也正是这种私密性的通道使得其在影响公共事务方面存在局限性,其公共组织和协商的效能因其用户彼此隔离而降低。而在这一点上,微博、博客显然更具公共影...
1、食品谣言之所以能在微信上广为流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招”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尤其在意健康问题,而且他们的媒介素养和科学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相信食品谣言。 2、食品谣言通过大量的图片呈现恶劣的加工生产环境和肮脏的原料,声称不当的食用习惯将引发严重疾病,夸大某些食品的保健养生效果,标题往往会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关键词方便传播,而且往往通过以成功人士为目标...[详情]
1、地暖致癌 儿童长期处于地热供暖辐射环境中,会导致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认为,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主要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地热供暖的环境中,受到了严重的供暖辐射。 2、液晶电视 很多朋友都喜欢看电视,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那么液晶电视对人体有着什么样的辐射危害呢?我们就来测试一下。距离液晶电视屏幕30厘米远的时候,辐射值为零,距离...[详情]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和广泛化,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朋友圈这个大背景板进行不实谣言的扩散,相信很多人都有看到...[详情]
朋友圈中有很多的谣言,关于暴雨的最多,那么朋友圈暴雨谣言有哪些呢?小编在文中为您介绍。...[详情]
2019年6月1日,长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南关大队接到网友举报,称在5月23日下午,其朋友圈的一位老师因违法停车被罚后发布朋友圈泄愤,言语中有辱骂警察的字样。 经南关分局幸福派出所查证,在网络上辱骂交警的当事人真实姓名为李某,6月1日下午,民警在火车站将其抓获,并予以行政拘留7天的治安处罚。执法权威不容挑战,执法形象不容践踏!公安机关在此严正声明,绝不允许任何人亵渎执法权威,绝不允许任何人逾越法律底线!公安机关坚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坚决打击辱警袭警、暴力抗法、妨害公务的行为!
刘某在微信朋友圈声称“办驾照,人不用来,一周拿证”,其实是骗人的。近日,经同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刘某因诈骗罪被同安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从去年11月起,刘某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代办驾驶证的信息。一个月后,第一个受害人上钩了。他叫小斌(化名),他让刘某代办驾照,刘某收了2000元定金,之后通过一个网友办了一本假驾照,并将假驾照的照片发给小斌,说付完尾款才能寄出。...[详情]
微信朋友圈寻找肇事男子截图广西柳州市交警部门24日通报,该市鹿寨县发生一起二轮摩托车撞伤环卫工人的交通逃逸案件。警方通过微信朋友圈征集案发线索,迫使肇事人在交警和网友的敦促下,归案自首。据民警介绍,9月18日15时26分,一名男子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在柳州市鹿寨县文化广场路段自北往南行驶,行至广场红绿灯路口右拐时撞上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韦某。韦某倒地受伤后,该男子没有报警和采取任...[详情]
北方小伙伴们近日领略了什么是会呼吸的痛,因为雾霾实在太严重惹!!雾霾发掘了全民段子手的潜质,各路神段子层出不穷!...[详情]
市民刘先生被成功忽悠进了一款面膜的营销团队。他本想着靠在朋友圈卖面膜月收入过万,谁知最后面膜积压又退货无门,一万多元的代理费打了水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