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它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
明矾就是一种工业用品,那么明矾和甜蜜素能合用吗?通过佰佰安全网详细的了解下。...[详情]
虽然明矾和油条精都是制作油条的食品添加剂,但是现在明矾已经很少用了,那么,明矾和油条精一起使用行吗?油条中放油条精有害吗?关于这些问...[详情]
沈阳一名商贩在炸油条时使用明矾,即使在被取保候审期间仍不思悔改,继续使用明矾炸油条。5月2日,苏家屯区人民法院公布商贩刘某因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刑。刘某是一名商贩。2013年11月开始,刘某在苏家屯区民主市场加工、销售油条。为使油条膨松好看,刘某在面粉中添加使用了明矾。2014年3月24日,苏家屯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工作人员对刘某所生产、销售的油条进行了现场抽样,经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油条中的铝含量为613mg/kg,超出国家规定的铝残留量100mg/kg的标准。随后,刘某被苏家屯警方取保候审。然而,刘某并没有住手,仍按原来的方式方法生产...
食品作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因此监管部门对该类行为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商贩。 12月11日,记者从海口警方获悉,9日凌晨3点时许,海口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在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的配合下,在琼山区高登街一处出租屋内,查获一个“黑米粉”制作窝点,查扣米粉500多斤及制作原料一批,抓获嫌疑人2名(底某刚,男,41岁,河北人;马某台,女,43岁,河北人)。经初查,该...[详情]
为使食品保质期长、卖相好,一些不法商贩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据市民谢先生反映,自己10天前买的马蹄酥,居然一点儿没坏!这下可引起他的怀疑,里面是否添加了防腐剂? 事件 马蹄酥放了10天不变质 谢先生称,无论是看它的外表,还是把它掰开来看,与刚刚出炉的马蹄酥没有两样,上面没有霉菌滋生和任何变质的痕迹。谢先生说他尝了一下,这块马蹄酥的味道也没有变。“十...[详情]
用白糖、明矾加水,再加入真蜂蜜,竟熬制出了“天然蜂蜜”。近日,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对制售假蜂蜜的夫妻俩董某、许某,分别以生产、销售不...[详情]
油条添加明矾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一旦超标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12月11日,因所售早餐油条中的铝含量超出国家标准9倍多,公安宝塔分局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