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来自自然界的宇宙射 线及地壳岩石层的铀、钍、镭等,也可来自各种人工辐射源。与职业卫生有关的辐射类型主要有五种,即X射线、7射线、a粒子、卩粒子和中子(n), 接触机会 (1)核工业系统: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以及核反应堆、核电站的建 立和运转。 (2)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加速器、医用和工农业生产使用的X射线和7射线辐射源。 (3)放射性核素的加工生产和使用:核素化合物、药物的合成及其在实验研究及 诊疗上的应用。 (4)天然放射性核素伴生或共生矿生产:如磷肥、稀土矿、钨矿等开采和加工。 (5)医疗照射。 电离辐射职业病危害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区别 所有能量都有辐射,分为电离和非电离两种类型,并且在地球上无所不在。了解电离和非电离辐射之间的特性差异对理解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和用处很重要。电离辐射比非电离辐射更危险,虽然都有潜在危害,但电离辐射也有一些医疗用途。 电离是一个从特定原子轨道移除电子的过程,会导致原子变得带电或电离。该过程发生在有足够强度辐射与正常原子交互作用时。强度不足以诱发这一过程...[详情]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及X射线、γ射线。 电离辐射会引起什么职业病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详情]
4月份的最后一周,是一年一度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011年12月31日修改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理顺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强化了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完善了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明晰了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实施5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各地区、各单位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安全生产中心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努力为劳动者筑起一道职业健康“防火墙”。职业病危害防治新成果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技术支撑能...
2015年0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以改革释放创业创新活力。会议决定,在去年已取消的149项职业资格基础上,再取消网络广告经纪人等62项职业资格。会议决定,在去年以来已取消149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网络广告经纪人、注册电子贸易师、全国外贸业务员、港口装卸工等62项职业资格。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详情]
"职业打假人"本身的打假技能、手段以及对消费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也随着15年的成长变得更加纯熟。 但不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群体中存在有一部分以盈利甚至勒索为生的人群,"以假打假",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宁人的心理获得灰色收入。 随着网购时代加速来临,“职业打假人”发现了新市场。近日,浦东新区法院就同时收到4份诉状,原告焦女士在网络购物之后,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分别向商家索...[详情]
日前,北京门头沟法院发出全市首张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引发舆论关注。...[详情]
16日,苹果新款手机iPhone7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