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对硫磷安全知识
对硫磷中毒症状: 对硫磷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急性中毒表现为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接触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朋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对硫磷中毒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建议急救原则包括迅速清除毒物,最好进行洗胃或者导泻...
-
乙基对硫磷
什么是乙基对硫磷? 乙基对硫磷是无色油状液体。熔点6℃,沸点375℃,157-162℃(0.08kPa),相对密度1.2656(25/4℃),折光率1.5370(25℃),蒸气压(20℃)为5×10-6kPa。水中溶解度为24mg/L(25℃)。微溶于石油醚及煤油,可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有蒜臭。在碱性介质中迅速地水解;在中性或微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对紫外光与空气都不稳定。 ...[详情]
-
对硫磷结构
对硫磷结构如下: 对硫磷纯品为无色无臭的液体,工业品为棕色并有蒜臭的液体。对硫磷不溶于水,溶于醇类、醚类、酯类、酮类、芳烃等有机溶剂,不溶于石油醚、煤油。对硫磷在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4.2h(理论)。对硫磷在碱性介质中迅速地水解;在中性或微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对紫外光与空气都不稳定。 对硫磷结构为摩尔折射率70.99;摩尔体积...[详情]
-
对硫磷的危害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虽然能暂时防治农林病虫害,却会对人畜造成了深远而惨重的危害。那么,对硫磷的危害呢?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带领...[详情]
-
误食对硫磷安全新闻
近日,郑州一4岁男童误食姥姥随手放在屋里的草酸后中毒,所幸发现及时,再加上交警开道送医,男童目前已脱险。5月13日下午4点10分,郑州交警五大队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求助电话称,其孩子误食草酸中毒,现正在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需转至郑州市儿童医院急诊部,请求交警予以帮助。接此警情后,交警五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李二强高度重视,通过电台指派距离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最近的执勤协警白建斌、尹朝臣赶往现场。白建斌、尹朝臣迅速与求助人取得联系,获悉其行驶路线后,及时上报指挥室要求沿途警力配合放行,并驾驶警摩一路护送孩子家人前往医院。在沿途交警的配合下,白建斌一行经丰庆路、东三街、...
-
小学生误食硼砂中毒
色彩鲜艳的水晶泥,已成为很多孩子手中的玩具。相信有不少家长曾见过孩子把玩水晶泥,或给孩子买过水晶泥的DIY(意为“自己动手制作”)手工材料。但是,您可千万要注意了!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朱毅教授介绍,水晶泥中含有硼砂,可导致急性中毒,且长期接触硼砂毒素会积存体内。日前,江苏省宿迁一名12岁的小学生就因误食制作水晶泥的硼砂而中毒入院;广州一名8岁的女孩和一名1岁男...[详情]
-
女子误食毒蘑菇 结果悲剧了
家住义乌江东街道某村,今年50出头的陈阿姨可是烹饪的老手了,对于食材,陈阿姨也是颇有研究。在自家阳台上,她种了青菜、丝瓜、番茄,可是万万没料到,她竟然被自家阳台上的“蘑菇”放倒。9月19日上午,躺在义乌復元医院内科病房的陈阿姨,终于稍稍恢复了些许力气,整个人的精神头也较前几天有所好转,回忆起15号下午发生的事,陈阿姨有些不甘心。那天下午,陈阿姨在阳台上整理菜园子的时候,发现在菜...[详情]
-
-
误食对硫磷安全产品
电刨
电刨是由单相串励电动机经传动带驱动刨刀进行刨削作业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具有生产效率高、刨削表面平整、光滑等特点。广泛用于房屋建筑、住房装潢、木工车间、野外木工作业及车辆、船舶、桥梁施工等场合,进行各种木材的平面刨削、倒棱和裁口等作...[详情]
周边产品
管道疏通器
管道疏通器是用于疏通家庭的马桶、墫坑、地漏、菜池、 水池、面盆、浴缸、淋浴房等地方的堵塞问题。管道...[详情]
电化学甲醛传感器
电化学气体相当一部分的可燃性的、有毒有害气体都有电化学活性,可以被电化学氧化或者还原。利用这些反应...[详情]
与误食对硫磷相关的文章
洗手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而近日一则误食洗手液的新闻引发网友们思考,究竟误食洗手液会怎样?误食洗手液怎么办?...[详情]
我们购买食品回来,常常会看到包装里面有一小包东西,其实这就是干燥剂,为的就是使食品保持干燥,但是很多孩子不知道而误食干燥剂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佰佰安全网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小知识。什么是干燥剂 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部分水份的物质。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物理干燥剂,如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通...[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