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常见骗术 电话欠费诈骗: 不法分子群拨电话,显示国家公安、电信机关电话号码,冒充电信公司、公安机关,以受害人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洗钱犯罪等,将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恫吓,要求受害人将其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引诱汇款诈骗: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引诱事主汇款。 虚假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信件邮寄、手机或互联网传递中奖短信,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转账手续费”、“公证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 汇钱救急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
对陌生号码与短信的警惕性要增强。 很多时候,电信诈骗都是通过一个电话或者短信开始的。这时候,当我们面对陌生的短信或者号码的时候,哪怕上面所说的什么税务局,银行,公安局,涉及到银行账号,个人信息,或者转账汇款等。一定要学会保持警惕性。不要盲目轻信短信和电话你所说的。 及时拨打官方客服咨询。 这里,尤其是指涉及到银行的账户等相关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就算自己接到电话,或...[详情]
诈骗团伙之所以屡屡得手,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人被封建迷信思想蒙住了双眼。因此,预防迷信诈骗关键还是要强化宣传教育,使人们心明眼亮。一方面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擦亮人们的眼睛,提高人们辨别真伪的技能和自主防范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普及科学和宣传教育使人们心里亮敞,自觉抵制和摆脱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详情]
你知道老人防范电话诈骗的基本常识有哪些吗?我们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是老年人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对事情的分析判断经验丰富,不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却专门针对老年人,设置诈骗陷阱。什么“免费领取鸡蛋”,“免费专家”讲解保健知识,祈福等诈骗方法层出不穷。而老年人一旦上当,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让我们来看看身边这些骗局。自称是“皈依人士”组织者,吓唬别人“世界末日”快来了,并以不买法器会影响生活为由借机推销所谓的“法器”。女子罗某凭借这样低劣的谎言,从他人手中诈骗财物高达百万元。兰州市的崔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老伴就背着崔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4个月内用12万...
小辈收到老人赠送的假黄金项链,是高兴呢?心酸呢?还是愤怒呢?市民吴女士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收到了一条父亲用300元买来的假黄金项链。“平时父亲省吃俭用,都舍不得买好吃的好穿的,这钱估计是父亲除了礼金外最大的一批花销了。”想到这些的吴女士,心里感觉十分复杂,“高兴、心酸,懊悔没有对父亲普及骗子的手段,还有对那些骗子的愤怒,真是五味杂陈。”像吴老伯这样受骗上当的还真不少。这些骗术中,...[详情]
长久以来,老年人一直是各种诈骗案件的“重灾区”,尤其是投资诈骗骗取了老年人的养老钱,甚至是一生的积蓄。针对老年人的投资诈骗存在哪些特点?为何诈骗魔爪频频伸向弱势的老年群体?老年人该如何防范陷入骗局?我们这期老人安全电子书之老人防骗攻略第20-4期为您做详细概述。说到投资诈骗,人们最熟悉、最常见的就是以“高回报”为诱饵的各种非法集资。如今,原始股、以房养老、股票期货、收藏品、套路...[详情]
近日,上海徐汇警方在浦北路某银行内劝阻一起正在实施中的电信诈骗案件。在骗子“如不遵从将被抓捕”的恐吓下,82岁的被害人李阿姨一周内先...[详情]
原价一两百元每盒的保健品,通过各种套路就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每盒售价高达两三千元。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近日破获保健品冒充药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