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骗局一、打折商品,在打折促销期间,有一些不良商家明着是做打折促销,实际上暗地里偷梁换柱,以次充好,出售给大家的是假冒伪劣的产品。这种商品往往是买的时候很满意,用不了几天就发现问题,但你肯定找不到售后。 促销骗局二、提高原价再打折,建材商在节日的时候都会搞促销活动,但是有些不良商家,都是把商品的原价提高再打折,看起来折扣力度很大,其实买家买到的商品价格远远比原价高。在商品买卖过程中,商家打折促销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商家提高原价再打折,这便成为一种蒙蔽消费者的行为。 促销骗局三、打折商品收增值服务费,网上商城在节日时打折力度一般都会比较大,而且也会标明是商家承担...
应对街头骗局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理智对待抽奖:商家的抽奖活动也是常有的,奖品无非就是些小物件或者购物券,因此想看买家具中大奖的消费者们还是要理智点,多买一些有用的东西,冷静的看待商家促销。 2.返券是个无底洞,应该不要被其迷惑:消费者在买了一件建材或者家具的时候,商家都会送你一些代金券,再添一点钱就可以买到另一件家具同时再返券。这是商家的一个聪明的手法,如果您不想...[详情]
近日,360公司发布“2017年‘双11’中国网购安全专题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垃圾短信攻击量翻番。今年的“双11”刷新各项纪录。天猫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双11”当天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提前11个小时完成了去年1207亿元的交易量;支付宝每笔25.6万的峰值,比去年每笔12万的纪录翻了一倍。然而,狂欢的背后却是营销短信对消费者的不断骚扰。数据显示,去年“双11”购物狂欢节期间,用户收到的单日垃圾短信最高达到1.97亿条,今年营销短信的数量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满199减100”“今年最低,错过再等1年”“全场特价,更有红包惊喜”等短信像雪花一样飘...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快到了,线上线下各路商家纷纷提前切换至“购物狂欢”模式,然而有关大促的一系列吐槽和投诉也随之而来。昨天,省工商局牵头,会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物价局,在南京召开全省重点平台规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对20家网络交易平台做了相关业务指导,以确保消费者的双十一网购权益。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王雪瑞先抬价再打折,注水促销令人心塞 “因为想趁着大促囤...[详情]
李小璐吴亦凡 4月18日,李小璐工作室[微博]回应卓伟爆料吴亦凡[微博]与李小璐[微博]短信暧昧聊天,称该行为是“毫无事实依据地诽谤”,呼吁网友理性对待谣言。今日,卓伟曝出小G娜的两段音频资料,其中提及吴亦凡和李小璐曾发送暧昧短信,还一度让小G娜吃醋。李小璐方马上回应称对方消息不实,并侵犯了李小璐名誉权等,要求追求责任,删除不实内容,消除不良影响。网友纷纷称:“小G娜的话听听就...[详情]
5月6日,井柏然工作室就近期部分网络平台散布“井柏然诈捐”等不实信息发布声明,表示捐赠的执行方因经营不善现已倒闭。...[详情]
在各种秒杀专场中,各种“一元秒杀”专场最受人关注,商品品类包括面膜、食品、玉器甚至汽车等。这类一元秒杀是否靠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