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国家21世纪颁布的第一部卫生单行法律。它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
卫生检测人员常见职业病: 1、感染性损伤 (1)机械性损伤 常见于被污染的针尖刺伤,被刀片或碎玻璃片割伤。据报道,因针刺伤而感染HIV至少需要0.1ml血液,其感染比率为0.3%。乙型肝炎病毒(HBV)则较艾滋病病毒(HIV)的致病性强,针刺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为1/5。而被HCV污染的锐器...[详情]
2011年1月11日,国家安监总局印发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电力、冶金、机械行业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办法使用的范围。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将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企业纳入文件的适用范围中,因此也就是从根本上将高危行业的数量从6个提升到9个,即: 煤...[详情]
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虽然南通的职业病人群还处于稳定可控状态,但防治工作马虎不得。”在昨天上午举行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上,市疾控中心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科副科长尹仕伟呼吁。本地主要是三类职业病 来自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5年我市共诊断职业病248例,其中,尘肺病90例、职业中毒63例、耳鼻咽喉口腔疾病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0例、职业性皮肤病6例、职业性肿瘤6例、职业性眼病3例。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市职业病病种以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耳鼻咽喉口腔疾病三大类为主,其中耳鼻咽喉口腔...
原标题:孩子在校受伤 都怪学校?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伤害,不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然而,现实中有的家长对法律规定不太了解,或是出于“爱子心切”,往往存在过度维权的情况。不管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伤害,多数家长都希望学校承担全部责任。那么,孩子被家长送到学校之后,学校就要对他们的一切活动负责吗?如果孩子在学校受伤了,责任人到底是学校还是监护人——家长?零责任 学校尽...[详情]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职业也层出不穷,现在,13个新职业正式公布了!今年初初步确定15个拟发布新职业后,4月1日,人社部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13个新职业信息。分别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详情]
4月份的最后一周,是一年一度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011年12月31日修改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理顺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督...[详情]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说到情人节,自然少不了说光棍,现在,本安全网带大家了解下2015年最易成为光棍的职业,看看你是否在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