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一:加强土壤污染状况的详查,编制防治行动计划。 随着当前土壤污染的情况不断加重,环境保护部门应该依照国务院的相关要求,组织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卫生计生委部门等一起开展我国各地的土壤污染状况的详查工作,以确定我国各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关情况。对于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环境保护部门还应当根据国务院部署以及当地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结合详查报告对各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编制防治行动计划。而防治计划的目的就是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并且依着以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依照相关法律,对于造成土壤污染的源头给予严厉制裁,对于各地区各类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一是要坚持聚焦支小支农主业的原则。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严格以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为主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提高支小支农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得偏离主业盲目扩大业务范围,不得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担保,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股权投资。 二是要坚持保本微利运行的原则。政府性融资担保、...[详情]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将正式生效,相比起之前的民法规范,其中最大的立法突破之一便是人格权独立成编,对自然人权利的享有和保护作出了相对全面的规定。其核心目的,就是在国家意志层面,更大程度上体现人文关怀,把“人”始终放在第一要位。 保护公民免受网络暴力的侵扰,无疑是人格权立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面对“社会性死亡”的严重后果,法律不能将造谣者轻轻放过,区区几天行政拘留显然并...[详情]
辐射通过人体时,能与细胞发生作用,影响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受到严重的损伤,以致出现死亡、细胞减少和功能丧失,那么,放射性污染的治理原则...[详情]
说起三胎政策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很多家庭里面对三胎政策还是挺支持的,但有些人认为一胎、二胎都养不起,就更加不要去提三胎了,只会给自己...[详情]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9日在记者会上说,京津冀地区在去年入冬以来空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客观原因是全球出现气候异常,污染物扩散条件差。主观原因是针对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当前治理大气污染的难点和重点。
生态环境部5月15日召开发布会。会上介绍,从6月份开始,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指导部分城市治理臭氧。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近年来,臭氧污染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影响全国夏季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挥发性有机物则是形成臭氧及细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为保障夏季臭氧防治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拟于5月中下旬,对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5个省的...[详情]
2018全国烟气污染深度治理交流会宣传图各有关单位近年来非电行业对我国污染排放占比越来越大,煤电行业污染物持续减排的同时,超低排放的要求也已从电力行业扩展到非电行业。2017年6月,《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烧结(球团)烟气治理颗粒物限值调整为20mg/m3、二氧化硫限值调整为50mg/m3、氮氧化物限值调整为1...[详情]
4月1日,在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革命烈士陵园,来自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通化市第11中学等校的500多名师生...[详情]
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最高人民法院等多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打击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