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小知识: 在海洋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食物关系,呈食物金字塔的形式。海洋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报告:处在这座生物金字塔最低部的,是各种硅藻类。它们是海洋中的单细胞植物,其数量非常之巨大。我们假定,生物金字塔最低部的硅藻类是454千克。在这一层的上边是微小的海洋食草类动物,或者叫浮游动物。这些动物是以硅藻为食而获取热量。这一层的动物要维持其正常生活,需食用45.4千克硅藻。那么,再上一层是鲱鱼类,鲱鱼为获取热量,维持生命,需食用4.54千克的浮游动物。当然,鲱鱼的存在又为鳕鱼提供食物,显然,鳕鱼又是更上一层动物的食物了。鳕鱼为获取热量和正常生活,需要食用454克的鲱鱼...
鱼营养丰富,食之有味,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有的鱼有暖胃养血、祛头风、益脑髓之功效,对月经不调痛经及风邪所致的头晕眼花和产后头痛、头晕有一定的疗效。有的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养生食品。有的鱼具有健筋骨、补中开胃、活血引气、逐水利湿的作用。还有的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目前,由于工业废料排放入海,不少海洋水域受到污染,使得在其中生活的鱼...[详情]
生吃各种活、鲜的鱼虾蟹贝体内,往往潜藏着多种可使人患病的病菌和寄生虫,它们体形小,用肉眼大多很难发现,这种隐藏着的病菌和小虫,对于喜欢生食鱼虾风味的人们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1.上班族生食鱼类潜在危险: 寄生虫污染水产品,对人体危害更为严重。据检测,几乎各类鱼虾蟹贝都 有其特定的寄生虫潜藏。如:黄鱼、鲐鱼等百余种普通海产鱼,腹腔及肌肉中常见到异尖属线虫;梭鱼、啮鱼、环带狮鱼...[详情]
2016年5月21日上午,中华鲟保护救助联盟在上海成立。2011年4月20日,崇明中华鲟救助中心,救助站工作人员正为鲟鱼治疗伤口。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里的中华鲟。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协调下,5月21日上午,中华鲟保护救助联盟在上海成立。多家海洋水族馆、中华鲟养殖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作为成员,加入该联盟。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彦亮在会上表示,如果没有了鱼,长江与自来水管几乎没有区别。一位与会代表也表示,表面上是在保护一种鱼,实际上是在保护整个长江生态。当整个长江生态改善了,中华鲟才会回来。中华鲟起源于白垩纪,是非常古老的鱼类,它生存能力...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简称“三峡集团”)和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8日联合举办中华鲟放流活动,500尾全人工繁殖的大规格中华鲟放归长江,平均单体重量达5.5公斤,创历年之最。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距今已有1.4亿年,有“鱼类活化石”之称。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华鲟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详情]
4月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怀抱,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再作补充。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实现了“中青幼”结合,包括2009年至2019年间的5个年份梯队,其中有出生于2009年的10尾全雄性中华鲟。这有助于丰富野生中华鲟年龄梯队、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整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等。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详情]
6月16日上午9点多,芦潮港边防派出所接报警称:在世纪塘东海大桥旁的海滩,发现一条搁浅的疑似中华鲟鱼类,各方随即展开抢救。...[详情]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一中华鲟养殖场1万多条中华鲟突然全部死亡,7日当地警方立案侦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