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数据的威胁; 二是对网络设备的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来源于各种因素: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是电子商务、政府上网工程等顺利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国的安全官员认为:没有与网络连接,网络安全威胁便受到限制。 国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许多机构要求有效地保障机密数据,防止通过内部环境与外界敌对环境之间的物理联系而遭受网络侵袭。 什么是物理隔离? 所谓“物理隔离”是指内部...
硬件防护 1、在网络出入口安装了Juniper NS-50硬件防火墙。 2、所有交换机都开启ARP攻击防护功能及策略。 3、所有交换端口做静态绑定,并做好每个端口的绑定日志记录。 4、在交换机和服务器上均设置访问策略,禁止未授权访问请求通过。 架构设计合理 1、数据库服务器不直接联通公网,避免数据库服务器受到攻击,导致数据外泄。 2、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分别安装在不...[详情]
网络安全防护怎么开启,具体的操作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周汉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曝光的美国棱镜门事件,表明网络安全领域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和复杂,也突显了我国现...
拥有6亿多网民的中国已经是网络大国,同时也是信息窃取、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面临着巨大的网络安全压力。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息化新阶段导致网络安全内涵不断扩展2014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统计,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带化、移动性、泛在性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显著...[详情]
11月24日至30日,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感知身边的安全”公众体验展。主题展区分为生活安全、商务安全、通信金融网络安全等等。体验展通过现场演示形式,向观众直观展示网络欺骗、网络钓鱼、网络攻击等场景,警惕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引导公众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技能。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将围...[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定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统一举行...[详情]
根据我国安全企业网站安全检测服务的统计,高达60%的我国网站中存在安全漏洞和后门。近年来,由于网站及应用系统的漏洞、后门所导致的重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