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毒跑道含有下面这两种毒; 1、聚醚多元醇 实际上,“聚醚多元醇”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在其生成过程中会有一些杂质混入,比如我们熟知的甲醛等醛类物质,这些物质的挥发和粘附,能够刺激我们的呼吸道和皮肤,产生种种不适的感觉。 2、二异氰酸酯 “二异氰酸酯”可以说是剧毒类的物质了,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它的蒸气被吸入后,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与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皮炎,与眼睛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特别是对二异氰酸酯过敏的人,在接触后,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严重的话可引发...
学校塑胶跑道的使用标准如下; 1、塑胶跑道作为学生训练、比赛和运动及健身锻炼之用,不适作其它用途。 2、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经常保持清洁,避免剧烈的机械冲击与磨擦,跑道上不准任何车辆行驶或停放,堆压重物和锋利之物等(标准跑鞋除外)。可穿专门的运动鞋,钉子长度一般不超过7毫米,跳鞋一般不超过11毫米。若运动鞋带有较长的钉子时,则不允许在塑胶跑道上使用,严禁穿皮鞋、高跟鞋等非...[详情]
经过近3年的研究、收集整理数据、采样分析,并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行标准,湖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湖北省体育场馆建设协会近日正式公布《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标准》团体标准,从而防范“毒跑道”再次发生。 据湖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3日介绍,人工合成面层是“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跑道”的简称,俗称“塑胶跑道”。以往的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制不足,诸如“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物质,没有列入检测范围。同时,相关标准仅对原材料提出要求,未涉及施工验收等环节。以至于2015年中国多地接二连三爆出“毒跑道”事件。由于标准滞后,整个体育设施行业面临无标可检,并遭遇到了如...
2015年11月12日,深圳某校园内,工人铲除塑胶跑道在“毒跑道”风波中一直被诟病的检测标准,其修订正式进入议事日程。详情请看佰佰安全网介绍。 2015年11月26日,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下称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海鹏向记者证实,全国爆发多起“毒跑道”的校园安全事件后,分技术委员会已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称国家标委会)申请立项,拟对国家标准GB/...[详情]
在公共安全领域,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标准不准、规范失范。标准失范会改变公众对“安全”二字的预期,使规则变得不可信和不确定,进而透支国家标准、安全监管的公信力。 近日,发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一些涉事学校已开始拆除“毒跑道”。看似告一段落的“毒跑道”事件,却留下了一个悖论式的结尾——跑道检验“符合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安全无毒。新华社记者调查显示,我国有毒有害...[详情]
昨天下午,北京市西城区通报了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室内空气及操场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操场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详情]
记者近日梳理发现,截至2016年8月,全国已有湖南、深圳、上海、浙江、江苏出台了地方塑胶跑道“标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