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氢气和氨气安全知识
氨气是一种很危险的化学气体,其毒性显而易见,一旦发生氨气泄流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氨气在低浓度下很难被我们所察觉,但是低浓度的氨气并不代表对人体没有危害,长期吸入过量的氨气之后,我们就会有中毒的情况发生。 吸入过量的氨气能够导致我们的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被灼伤,严重的能够导致我们的呼吸*肿胀,甚至死亡。所以说氨气有着很大的毒性,一旦我们身边发生氨气泄漏,需要我们马上护住口鼻远离事发现场,以免发生中毒情况,导致人员伤亡。 我们怎么应对氨气泄漏的情况 首先要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是否有人产生中毒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轻度的氨气中毒会发生喉咙痛、咳嗽、肺部出血...
-
氨气是什么
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详情]
-
氨气密度
据了解,氨气的密度为0.7710g/L。相对密度为0.5971(空气=1.00)。 氨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尿素、碳铵等)、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另外,氨气是有毒气体,主要经呼...[详情]
-
氨气的危害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室内氨气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有刺激性气味,而且人体长期在高氨气的环境下生活,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氨气的...[详情]
-
氨气检测仪
氨气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冷库机房、有氨气存在的实验室、氨气存放仓库等应用到氨气的工业场所,能有效的防止中毒、爆炸事故,保障生命、财...[详情]
将氢气和氨气安全新闻
据媒体12月5日从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获悉,目前自行车、电动自行实名登记工作正在进行中,警方会将实名信息录入系统 ,可以很快查到车主。今年以来,北京警方共抓获盗销自行车嫌疑人2300余人,销赃团伙100余个,收缴赃车2000余辆,警情同比下降8.1%,打击处理率同比上升2.6%。据介绍,10月7日起至11月底,北京市公安局集中刑侦、治安、预审等专业力量成立专职打击队,在全市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盗销自行车“春雷”专项行动。据侦查员向记者介绍,北京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知赃买赃受到处罚。民警提示大家,明知或判知是赃车而购买,数额较低的,涉嫌收购赃物、有赃物嫌疑的物品,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
大兴机场将试飞 重点打造“空空中转”和“空地联运”
下周一,大兴国际机场将进行真机试飞,这意味着距离9月30日前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又近了一步。机场正在为通航做着一系列准备:国内首个“三纵一横”跑道正式亮相,津京第二输油管道正式通油,重点打造“空空中转”和“空地联运”,未来旅客换乘将更加便捷……据介绍,机场跑道建设运用了多项新技术,之所以采用“三纵一横”的全向型跑道构型,是充分考虑到了北京的气候条件。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大兴国际...[详情]
-
风油精、咳喘灵等将改名 涉多家药企和品牌
小儿咳喘灵、强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这些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将改头换面。国家食药监总局1月11日公开征求对中成药命名新规的意见,要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总局指定邮箱,2月15日正式截止。记者检索发现,按照新规意见,数千个药品或将需要改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该项工作开展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严格规范。对已上市中成药中,名称中存在夸大疗效、含迷信和低俗不雅用语的,要求企业重新...[详情]
-
-
将氢气和氨气安全产品
汽车电瓶
汽车电瓶,也叫蓄电池,蓄电池是电池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常,人们所说的电瓶是指铅酸蓄电池。即一种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详情]
周边产品
无线鼠标
无线鼠标采用无线技术与计算机通信,从而省却了电线的束缚,充分体现了移动办公的便携特点,外出办公带上...[详情]
学生不锈钢杯
学生不锈钢杯是广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常用的饮水工具。具体易碎,耐用,而且美观大方等特点。...[详情]
与将氢气和氨气相关的文章
亲妈为了自己省事,把自己的小孩罩在凳子下面,小朋友在逼仄的空间下欲哭无泪。那么这妈妈到底在干啥?...[详情]
面对持续蔓延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据日本电视台(NTV)29日消息,据日本政府有关人士透露,除非有特殊原因或因人道主义问题,日本政府将禁止所有外国旅客进入该国,以加强边境管制。NTV称,日本政府最快将在今天下午宣布禁止外国旅客入境的措施。NTV报道截图 报道称,日本此前一直允许外国商务旅客和学生入境,直到昨天(28日),处于对“奥密克戎”的...[详情]
这个时代,“熊孩子”几乎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烦不胜烦的时候,社会上依然还有不小的声音辩解:“他还只是个孩子……”但是一个...[详情]
细小之处显素质,细微之处见文明。随地吐痰是让人厌恶的恶习之一,也有不少人有乱扔宣传单、纸屑、烟头等现象,即使周边设有多个垃圾桶。教育不管用,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了…… 热闻一:北京拟提高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罚款 最高罚200元记者从23日上午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了解到,实施已近18年的《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如今迎来第三次修改。 此次,...[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