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氨气的用途 氨气的主要用途包括NH₃用于制氨水、液...
人们在进入高原后通常会出现失眠、头痛、疲倦、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高原反应的表现。那么人们应该如何预防高原反应的出现以...[详情]
胃炎是疾病,而怀孕是正常反应,那么,如何区分胃病和早孕反应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详情]
6月26日下午1点多,在甬台温高速宁海往台州方向1580公里处(宁海南出口附近),一辆装有24吨液氨的槽罐车发生泄漏。经过多部门三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这一险情最终被妥善处置。接到报警后,高速交警和宁海县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赶往现场处置。当时,槽罐车停留在紧急停车带上,氨气还在不断自泄漏口喷射而出。据一名消防员说,远在4公里以外就能闻到刺鼻的氨气味。据了解,泄漏的槽罐车内装有24吨液氨,液氨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如果人体吸入过多,会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发现泄漏口在槽罐车顶部后,消防员立即拉起警戒线,高速交警也对高速公路进行了管制。三名消防员身穿防化服,爬...
1月22日下午,哈尔滨一食品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目前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 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南副食品加工厂冷库22日下午发生大量氨气泄漏事件。记者在现场看到,道里区安监局、消防等部门已对现场进行有效处置,政府部门及时对周边居民进行安置,未造成人员伤亡。据道里区安监局副局长赵少军介绍,22日下午,位于道里区民桥街的文南副食品加工厂在进行自检自查过程中,发现一处冷库机房有...[详情]
2016年7月16日,记者从崇阳警方了解到,受伤两少年分别是昊昊和松松,两人都13岁,家住崇阳县港口乡石岭村3组,放暑假后,两人在家一起玩。记者看到,两人躺在家里,头上和手上都缠着厚厚的纱布,时不时发出痛苦呻吟。昊昊忍痛介绍,7月5日下午2时许,他和松松在村口玩时,看见天上飘来一个红色的大气球,直径有一米多,当时天下着雨,淋雨后的大气球最后落到了村边的小河里。两人激动不已地跑过...[详情]
9月20日上午8时许,吉林省临江市的一名59岁毕姓男子乘坐简易氢气球采摘松籽,不料气球突然失控飘向空中。随后临江公安组织警力和毕姓男...[详情]
孟祥见当天所进行的实验是催化加氢实验,爆炸的是一个氢气钢瓶,爆炸点距离孟博士后的操作台两三米处,钢瓶底部爆炸。钢瓶原长度大概一米,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