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入侵主要出现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广西9个省份的沿海地区。最严重的是山东、辽宁两省,入侵总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 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持续干旱、流域水资源不足、海平面升高、风暴潮等,而主要的人为因素是地下水的严重超采。海水入侵使地下淡水受到污染,从而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 海水入侵正在成为沿海地区的“公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生活用水造成很大困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学界的基本判断是,海水入侵造成的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已由潜在变为现实。
主要有以下几个地区: 1、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雾分布不均匀,出现的季节也不完全一样。渤海的海雾只出现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水域;黄海全海区基本上都有雾;东海的雾多出现于中国沿岸。 2、中国沿岸水域。山东半岛东岸、朝鲜半岛西岸和舟山群岛为3个多雾中心。海雾的时间变化,南海始于1月中旬,终于4月中旬,雾期为3个月;台湾海峡始于2月中旬,终于6...[详情]
中国海啸预警等级有几级?中国海啸预测等级还是有很多的,佰佰安全网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详情]
众所周知,海洋是生命之源,调控生态、滋养生命、影响经济、孕育文明,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看看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征吧。...[详情]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如今,“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外媒答记者问。有记者问:据有关报道,今晨在钓鱼岛海域发现中方海警船和大量中国渔船,日本外务省就此向中方提出交涉。中方对此有何回应?答: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上述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同时,中方正在采取措施妥善管控有关海域的事态。我们强烈希望日方恪守双方有关原则共识精神,冷静看待目前事...[详情]
你的收入处于什么位置?官方版2018年收入报告出炉,人均月薪约合5600元,虽不如A股上市公司最高年薪董事长的1/500。 7月1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计算发现,这约合人均年收入近67000元人民币,相当于月入5600元左右。据此前经验来看,只要...[详情]
曾于3月5日及6日遭中国海警驱离的菲律宾渔船船员再度声称,本月7日,另一艘载有至少10名渔民的渔船也在黄岩岛附近海域遭中国海警驱离。...[详情]
昨日上午9时许,在泉州体育旅游文创园,5000名骑游爱好者整装待发,准备用近一天的骑游问候泉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