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赤潮已经对海洋环境、天然海洋生物资源、近海增养殖业、近海旅游业等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其中有毒赤潮藻的影响尤为严重。有毒赤潮藻通过食物链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生态灾害和重大海洋环境问题,而且威胁到海洋食品安全,人类食用了含有藻毒素的食品时可能中毒,严重者还可能死亡。与全球赤潮发生趋势一样,我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一直呈上升态势,特别是近年来在东海连年发生大规模赤潮,有毒赤潮记录大幅上升。海洋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赤潮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近年来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赤潮发生时常使海水变为红色或褐色,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针胞藻可以引起赤潮吗?佰佰安全网马上解答。...[详情]
2016年7月2日,长江防总召开流域防汛会商会,截至7月2日,长江下游干支流已经有21站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局部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未来3到5天流域仍有强降雨,将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据长江防总介绍,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的站点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北等地。巢湖凤凰颈站下、支流永安河开城桥站、西河梁家坝站发生超历史洪水,超警幅度0.10~0.15米;西河缺口站、无为站超保证水位,超警幅度0.31~0.70米;水阳江水阳站、新河庄站、滁河晓桥站等16站超警,超警幅度0.11~2.10米。在洞庭湖区,南咀站、法华寺站等8站发生超警,超警幅度0.01~0.68米。受上游来水增加和流域内大范...
原标题:长江中下游水位处于退水态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24日通报显示,今年汛期,以三峡水库为龙头的长江干支流水库群协同作战,拦洪蓄洪、削峰错峰,实现了江湖两利、避免分洪的目标,防洪减灾效益巨大。佰佰安全网带你 了解。据初步分析,6月30日以来,长江上中游城陵矶以上主要水库共计拦蓄洪量227.2亿立方米,其中三峡水库拦蓄75亿立方米,其他水库合计拦蓄95.5亿立方米,清江...[详情]
昨天,记者从在武汉召开的2015年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了解到,据预测,今年汛期,长江流域降水总体偏多,汛情较重,中下游可能发生较重洪涝灾害,西南地区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偏重,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刘雅鸣介绍,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分析,今年汛期4到10月长江流域降雨略偏多,其中,长江上游降雨基本正常,中下游降雨偏多;6到8月长江流域降雨...[详情]
受低涡切变系统影响,预计,13日至1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北部、黄淮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详情]
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7月4-5日将全线超警;太湖水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