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小知识: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第三次物种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那次灾难毁灭了95%的海洋物种和几乎70%的陆地物种,它们基本上都是一些早期昆虫、原始爬行纲和鲨鱼形动物.灾难的主要原因专家仍有争论,有认为是地壳的频繁活动和联合古陆形成而引起的气候变化. 第四次劫难发生在三叠纪晚期. 最为著名的第五次大劫难则发生在6.5千万年前,科学家们猜测,当时地球遭到巨大的陨石的碰撞,...
生态破坏小知识: 第一次大灭绝事件:奥陶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4.4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85%的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物种:大型鹦鹉螺、大部分三叶虫 到了奥陶纪末期,一场巨变正在悄然到来,位于南部的冈瓦纳大陆渐渐向南进入南极,陆地改变了海洋和大气环流,这导致地球的温度迅速下降,寒冷的冰川期到来了。降低的气温冻结了海水,海平面开始下降,这使得原来生机勃勃的浅海成为不毛...[详情]
有记录以来,北京地区最早的地震发生在晋元康四年(294年)。这一年,连续发生了两次地震,第一次在3月,第二次在9月。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遍布在北京的大兴、延庆、通州、平谷、海淀、昌平等区县。 1.辽清宁三年(1057年),在北京发生了自晋元康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震中在北京南郊的大兴,震级是6.8级; 2.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居庸关...[详情]
从北京市食药监局获悉,711总部已通知北京所有门店自行下架日本进口食品。截至16日上午9点,北京市18家连锁超市和全市农产品市场、京东等电商平台均已开展进口食品自查工作,暂未发现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进口食品。3月16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开展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检查。食品监管流通处处长纪晔说,本次检查的范围涵盖商场、超市、便利店、农产品市场等实体食品经营企业,比如无印良品、永旺、711、屈臣氏,也涵盖店商平台等线上食品经营企业。纪晔说,检查定位在“在售进口食品有无合法进口手续”上,重点查看企业对进口食品的进货查验制度落实情况,包括查验具体品种的海关报关单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
近日,各大媒体网站曝料称来自日本核污染区千叶县的进口酱油在浙江杭州、温州的部分超市出现,听到这样的消息,令很多消费者担忧不已,这些日本进口酱油真的会有核辐射吗?食用之后对身体有害吗? 30日,涉事的杭州超市向本报提供了证明材料,称这款疑似产自日本核辐射区出产的酱油实际生产地为兵库县高砂市,并非核辐射区千叶县。目前,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部门正在对产品的来源进行核查。为保险起见,超市...[详情]
深圳皇岗检验检疫局2日称,该局近日截获一批偷运入境的日本水果,其中长野县和山梨县为受日本福岛核泄露主要影响地区。据介绍,该批水果藏匿在一辆粤港两地牌照的商务车内,从皇岗口岸小(客)车道入境时被拦截发现。该批水果共164.15公斤,有麒麟果、青提、蜜瓜、水蜜桃等,原产地均是日本,其中部分产自受日本福岛核泄露影响的长野县和山梨县。深圳皇岗检验检疫局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早已禁止从该地区...[详情]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过去的4年时间里,给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同时,也给那些经历过核电站泄漏的人们造成潜在危害。10月20日,日本官方...[详情]
北京时间12日14时12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5.0级地震,震源深度23.8公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