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原因。自然因素就防汛而言有地貌形态、地质结构、降水、地下水等;人为因素有边坡开挖过陡、爆破影响、堆土不当等。滑坡需有临空面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滑动面与切割面,且滑动力大于抗滑力时才能下滑。滑动面与剪切面经常不是同时形成,而是在一个点或一个局部范围先剪断破坏,然后逐渐发展成贯通的剪切破坏面。 山体滑坡防治措施 由于暴雨引起山体滑坡,压倒民房造成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对于过陡山坡或人工开挖的陡坡,平时要注意观测,在台风暴雨期间应作为安全转移的重点,并加强观测。根据引起滑坡的因素、发展阶段和待征,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常用排水、削坡、减...
1、学校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法制讲座,组织全体师生看法制教育电影,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校园暴力。 2、教师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当发现打架的苗头,或者学生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处理事情,如果处理不当,靠暴力处理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受到什么样处罚,让学生知道暴力的结果。 3、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要体罚伤害侮辱学生,体...[详情]
大学生活仅仅有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要靠人,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人们是否具有安全意识更重要,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详情]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从10月21日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派出督查组赴6省(区)开展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进行实地督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祖荫介绍,今年的评价体系在保持一级指标不变的前提下,将二级指标精简为15个,三级指标精简为25个,相对于2018年的92个三级指标,精减了73%。“今年主要是增强了针对性。”田祖荫说,督查组在实地督查中也将针对2-4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督办,“聚焦最难、最大、最紧迫问题,发挥‘锥子效应’,以实现‘有限督导、无限威慑’。”同时,教育部今年还优化了评价工作的环节设计,将督查的3...
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我国山地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万余处,共威胁约1800万人和4000多亿元财产的安全。数据显示,...[详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4日、25日亲切看望慰问驻黑龙江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广大官兵致以诚挚的问候。这是习近平登上驻黑瞎子岛边防某团10连东极哨所,了解官兵执勤情况。习近平视察驻黑龙江基层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4日、25日亲切看望慰问驻黑龙江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广大官兵致以诚挚的问候。这...[详情]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详情]
最近,本市在摸底全市基层证明的基础上,撤销了74项“奇葩证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