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处若有毒刺残留,应迅速拔出。 2、若蛰在四肢,应立即在螫伤伤口上部(近心端)3~4厘米处,用止血带或布带、绳子扎紧,扎紧,每隔10~15分钟放松1~2分钟。 3、用手自伤口周围向伤口处用力挤压,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伤口挤出。 4、如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 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 5、若口腔粘膜无破损,也可用口吸出毒液。 6、用3%氨水、石灰水上清液、1:500高锰酸钾液、5%碳酸氢钠液等任何一种清洗伤口。 7、伤口周围可用冰敷或冷水温敷,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8、伤口周围可涂擦南通蛇药、也可内服(同上)。 9、明矾或加适量半夏,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
被蜈蚣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5%碱水冲洗伤口,也可用3%氨水冲洗。蜈蚣咬伤的痕迹是一对小孔,毒液就是顺小孔流入的,所以一定要用碱性水反复冲洗,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擦伤口。或者就地取材,取新鲜蒲公英、扁豆叶、野苜蓿、鱼腥草、马齿苋、鲜芋头等任何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有止痛、止痒、消肿作用。 局部反应明显、疼痛严重者,可冷敷或用0.25~0.5%普鲁卡因作伤口周围封闭。...[详情]
记者昨日从江苏省防汛防旱部门获悉,受省防汛防旱指挥部授权,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7月5日14时发布长江洪水黄色预警:受长江上游来水影响,7月5日7时40分南京潮位8.85m,超警0.35m,预计未来1~2日将超9.00m。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7月5日14时发布洪水黄色预警,提请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做好防范措施。当您遇到突发性灾害时,如何应急逃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生活常识,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面对洪水灾害 我们该如何应对
当前长江流域内城市和工业点源污染正逐步得到治理,但是以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业污染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水污染防治问题亟待解决,那么,您知道近期长江发生了哪些由农业污染引发的环境安全事件吗?佰佰安全网为您盘点相关污染事件:1,水产养殖至太湖污染2013年12月17日,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横跨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的太湖发生污染。该区域...[详情]
3月31日记者在武汉召开的长江防总2016年指挥长视频会议上获悉,由于罕见的超强等级厄尔尼诺事件,今年汛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部分地区已经提前进入汛期,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会上表示,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开始于2014年9月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成为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 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受此影响,...[详情]
备受关注的“长江口垃圾倾倒案”15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审查查明,9名被告人涉嫌非法倾倒和填埋垃圾35000多吨,其中...[详情]
当日11时50分许,一艘货船在廖家凼码头触礁破损进水后,在长江重庆铜锣峡大磨水域翻覆。目前,船上全部7人获救,该货船已被拖至航道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