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热作用:本类药物解热效果好,作用可靠而迅速,主要通过增加散热过程,对产热过程无影响,可使发热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应注意解热镇痛药只是针对发热的对症治疗,不能解除致病根本原因。 2、镇痛作用:疼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解热镇痛药对于高热、长期低热、感冒、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以及各种中等程度慢性钝痛,如头痛、神经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效果较好,但对于外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如肠痉挛、胃疼等无效。本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与阿片类不同,在解热镇痛治疗剂量之下,对精神意识状态及其它感觉无影响,久用亦无成瘾性。 3、抗风湿作用:本类药物中除非那西...
从发热到疹子出现大概有3~4天时间,称为麻疹初期,患者往往表现为高烧,体温一般都超过38.5度,同时伴咳嗽、流涕、喷嚏、眼睛发红、畏光、流泪等症状。此时,不要急于退热,因为骤然退热易致小儿虚脱、出疹不畅等。如果患儿体温持续在38.5摄氏度以上,才考虑给予降温,退热剂要以小剂量为宜。 很多人都认为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居家必备解热镇痛药,家人谁有个头痛脑热,总会从自家小药箱...[详情]
女性更年期尽量少服镇痛药。进入更年期后,不少妇女出现头痛、关节痛、腰痛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有些更年期妇女常备几种不同的镇痛药,随时服用。这种长期滥服镇痛药的做法,对身体极其有害。 首先,不论何种镇痛药,如不经医生指导,长期随意服用,都可能掩盖身体已有疾病,贻误诊断治疗。 其次,吗啡、杜冷丁类镇痛药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但也有严重的成瘾性。一旦成瘾,必须经常...[详情]
“老年人为什么要少用解热镇痛药”,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老年人使用解热镇痛药有什么要注意的”,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痛分娩早已在世界上存在了100多年,进入我国也已半个世纪,但目前尚未普及。2015年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活动稿件中称,“据估算,在中国镇痛分娩不到10%”。对此,你怎么看?推广镇痛分娩能快则快74%的人知道镇痛分娩,但只有不到5%的产妇选择镇痛分娩,这个比例差距似乎不符合逻辑。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就已出现镇痛分娩技术,镇痛分娩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但普及率之所以很低,调查显示,是因为社会观念滞后与公立医院实施无痛分娩无钱可赚。社会偏见的改变非一日之功,强行要求医院推广镇痛分娩也不现实。但减轻产痛是一种基本需求,事关产妇的幸福感,也关涉社会对...
据网友爆料,4月2日,山东聊城,沙镇某贵族幼儿园,一名幼儿疑因忘记带本子被幼师揪住耳朵猛甩到地板上,幼儿被吓得双手捂耳跪地。 随后老师对男童指责怒斥,期间还不时推搡。 目前,事件后续正进一步调查中。不管事情起因如何,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选择更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目的是孩子他懂,而不是让孩子怕。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详情]
“分娩之痛”不仅不是“必要的”,而且是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最高级别的疼痛之一。据新京报报道,镇痛分娩早已在世界上存在了100多年,进入我国也已半个世纪,但目前尚未普及。2015年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活动稿件中称,“据估算,在中国镇痛分娩不到10%”。镇痛分娩在医学上是指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不过一般来说,镇痛分娩多是指麻醉...[详情]
一听到脚气,你是不是以为只是脚部的疾病。不不不,耳朵、鼻子也可能长“脚气”。其实,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如果卫生习惯不太好,或者去消毒...[详情]
成都华西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出现了一例“蟑螂入耳“事件。一名学生在寝室里睡觉时,突然感觉耳道不适并有沙沙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