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信息泄露是垃圾短信泛滥的源头,而且越来越多的诈骗、推销类短信可以直呼用户的名字,这充分证明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性,防范垃圾信息的第一步就是减少个人信息泄露。 首先,不随意填写问卷。目前填写问卷在网上、街头随处可见。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随意填写问卷,更不能在问卷上填写个人的重要信息。在街头时常有赠送礼品的活动,通常你在获得免费赠送的小礼品后,对方都会要求你成为会员,并填写表格,此时个人信息就会因填写表格内容而被泄露。 其次,专门申请一个手机号用于快递、注册网络账号、网购联络、购买机票。目前,用户信息泄露主要发生在网购、快递、注册网络账号、购买机票等需要手机号的...
防止手机信息泄露,普通用户并非无能为力。只要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掌握手机安全防护常识和技能,学会科学使用手机,减少甚至杜绝个人信息泄露,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现在,有很多人只会使用手机,对手机存储卡信息数据的销毁、手机信息安全隐患和技术漏洞,缺乏了解或知之不多。因此,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学习,切实认清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认知...[详情]
诈骗分子,从“老套”的通知中奖或活动信息,到称可以套现、洗钱,再到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冒充公安机关或法院办公人员等等不一而足。 前段时间,就有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短信通知持卡人卡被伪造并使用,诱骗持卡人通过自动取款机将卡内资金转入其提供的账户内。还有的诈骗短信称持卡人抽奖抽到台汽车或退还汽车购置税等。此类短信都制造出持卡人利益受威胁或“天上掉馅饼”等“紧急”情况,使持卡人惊慌失...[详情]
我们手机有接受短信的功能,那么,哪些短信属于垃圾短信呢?随小编一起看看吧。...[详情]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资金安全,在办理银行卡时会绑定自己的手机号码以及开通银行明细通知,那么大家知道银行卡信息通知号码怎么改吗?今天佰佰安...[详情]
家住海曙联丰的于阿婆发现,以前每个月按时寄来的纸质电费通知单有一段时间没收到了,一问才知道是供电公司取消了纸质的通知单,改为用短信发送。这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变化,但年过八旬的于阿婆却觉得很不适应:没有这张纸,她还真不知道电是怎么用掉的。节俭了一辈子的于阿婆有一个习惯,每次收到供电公司寄来的纸质电费通知单都会保存起来,一年下来自己可以统计一下用电费用,看看哪个月用得比较多,再找找原因。她一个人生活,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智能手机更不会用。对于纸质电费通知单的取消,于阿婆直言很不方便。她说,自己腿脚很不方便,平时很少出远门,查询电费也就成了一件难事。于阿婆...
教师节送礼,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家长头疼的事情。然而近日广州某幼儿园通知学生家长,明令禁止教师节给老师送礼行为,得到诸多学生家长的支持。 调查显示逾四成受访家长明确表示教师节不送礼,不过有个别家长仍变着法子送大礼“严禁老师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支付凭证、鲜花、卡片等财物……”教师节前夕,就当不少家长还在为2015年教师节送礼头疼时,天河区一幼儿园的家长们收到了这条“定心丸”...[详情]
几天前,聊城的刘女士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突然少了小三万块。她自己清楚的记得自己是没动过这钱。据山东广播电视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这几天,家住聊城柳园小区的刘女士纳闷坏了,自己明明没有动过银行卡,却发现自己的账户里的钱少了。刘女士说,自己工商银行卡里原本有六万多块钱,她查询余额的时候,发现5天时间里,卡里少了近三万元。刘女士是不是遭遇了网络黑客?如果不是,她卡里的钱又去...[详情]
昨日,河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中原提醒:不到两个月就要过年了,也是诈骗案的高发期。一不小心可能掉进诈骗的陷阱,你辛苦干活一年的收入...[详情]
2014年10月13日,庞理鹏的手机号收到了一条航班取消短信。该短信列明了原告的姓名、航班号等信息,并告知原告所购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