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结合我公司实际,我认为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公司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清晰的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学第一文库网习《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门课程,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在安全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详情]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追踪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详情]
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来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大致可分为自然本能期、法制监督期、自我管理期、团队文化期四个主要阶段。只有人的意识...[详情]
违规操作,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是生产事故的大敌,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无视规章制度的行为都会留下一部不堪回首的血泪史,那么...[详情]
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相关报道见A3版)有关调查显示,近70%的急救事件都发生在家庭之中,人的心脏停跳4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50%,6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0%,10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如果第一时间进行胸外按压,就会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赢得宝贵时间,极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如果每个家庭中有1-2个成员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知识。今年3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体...
天涯副主编地铁猝死,呼吁在 公共场所 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声音渐起。悲剧发生后,一个比较陌生的英文缩写——AED,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AED,中文学名叫自动体外除颤器。不少医学专家称它是突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 户外急救利器。有专家指出,如果金波倒地后,附近有AED,被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大。15台2014年底安装在杭州多个公共场所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至今还没有使用过。“...[详情]
(现场照片)北仑公安海警学院的大学生曹金近日在贵州救助了一位昏迷倒地男子,经媒体报道后,在当地广为流传。记者今天电话采访了曹金。曹金是北仑公安海警学院大三学生,当时,他和另外3位同学应同学邀请去贵州游玩。7月14日,天气舒爽,他们开车去贵阳当地的一景点。行驶到贵阳市云岩区友谊路时,发现前方有一骑电瓶车男子突然一头栽倒在地,耳朵有鲜血流出。“我会一点急救,让我试一试。”看到男子...[详情]
据了解,此次急救课堂主要针对老年人的急救和护理,包括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护理和急救,糖尿病人的护理与急救,卧床病人...[详情]
经统计,截止到2015年11月25日,全年共接到66万次的急救电话。在这其中,破万次的急救电话是无效出车。也就是说,急救车出车救援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