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地震安全安全知识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 核电站有辐射吗? 事实上,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产生的辐射量微乎其微,国家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管理是比较严格的:都要经过培训取证,佩戴剂量片,定期检查剂量片,每年体检,登记在册监督管理。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是不应超过20mSv/年。公众是1mSv/年。核反应堆都是经过层层防护、通过全数字化的控制远程操作,所以对工作人员不会有辐射伤害; 核电站外围部分的辐射监测是由国家环保部实施监测的,采用的...
-
核电站冷却塔作用
核电站也建有冷却塔,那么核电站冷却塔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了解核电站冷却塔的作用,应先知道核电站的发电原理。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经能量转化而发电的。由核燃料发生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冷却剂将反应堆中的热量带入蒸汽发生器,并将热量传给其工作介质-水。水受热蒸发形成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将蒸汽焓降放出的热能转换成汽轮机的转子转动的机械...[详情]
-
核电站压力容器作用
核电站所用的反应堆主要有轻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及快堆等。由于压力容器包容了反应堆的活性区和其他必要设备,其结构形式随不同堆型而异。 核电站压力容器分为钢和预应力混凝土两类。钢压力容器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核反应堆;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容器已成功地用于气冷堆,并正在探索用于其他类型的核反应堆。 钢压力容器与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容器简介 1.钢压力容器是50年代初随着第一批动力反应堆问世...[详情]
-
核电是可再生资源吗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工厂的生产也离不开电。一般来说电能的生产方法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那么核电是可再生资源...[详情]
-
核电站的主要构成和作用
核能是清洁能源,通过建设核电站发电可以有效的缓解因化石能源的燃烧,对大气产生污染,核电站的主要构成和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核电地震安全安全新闻
贵州铜仁发生4.9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02日20时04分在贵州铜仁市沿河县(北纬28.40度,东经108.38度)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说有人发明了一款让你在睡梦中还能救你一命的地震救生床!这款救生床和我们平日里的家用床看着并没有什么区别仅是一套供睡眠和储物用的组合家具。但一旦发生地震时,它就能通过感应外部的震动环境幅度自动开启救生功能,将熟睡的人们送入床的内部隔间,并进行加盖密封 让人置身于一个与外部完全隔绝的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以便争取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是不是觉得安全感满满呢!另外在床下还设有空间,可以存储基本的生活自助用品,像干粮、手...
-
发展清洁能源 河南四市将建核电项目
南阳核电厂效果图2月3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于近日印发。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将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发展核电能源,在南阳、信阳、洛阳、平顶山推进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将大幅度提高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确保中心城市(区)每户每年停电时间不超过1个...[详情]
-
地震专家就皮山地震和地震活跃期进行解答
近期,随着新疆皮山县地震的发生,很多网友开始猜测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地震做为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的一种,诸多人表示关心。地震专家就皮山地震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2015年7月3日9时07分,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了解到,截至4日10时,皮山震区已发生余震460余次,其中4—4.9级地震6个,3-3.9级地震42个。自治区地震局地震专家...[详情]
-
-
核电地震安全安全产品
地震应急包
地震应急包是由从国外传入中国用于应对地震的一种组合工具与应急物质的集合体,一般是把应对灾难的小工具装进一个包里,称为应急包.应急包是在预防地震、海啸、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后,提供用于维持生命的食品、水、急救用...[详情]
周边产品
安全绳
安全绳是用合成纤维编织而成,是一种用于连接安全带的辅助用绳,它的功能是二重保护,确保安全。...[详情]
安全气垫
安全气垫,又称救生气垫,是一种高空逃生的救生设备。它具有充气时间短,缓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使用安...[详情]
与核电地震安全相关的文章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做到迅速反应,顺利避险,还要照顾老人、儿童及行动有困难的人,并...[详情]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级数特别高的地震甚至会引发海啸。一场大地震出现前,抓住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地震预警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逃离时间,它是如何通知到人们,地震后人们又该怎么避险呢? 地震预警是什么技术 目前,实现地震预警有三种基本技术途径:一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差异;二是利用地震波本身在近处传播时纵波(P波)与横波(S波)传播速度的差...[详情]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与刮风下雨一样。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 发生,一年中的有500多万次,而99‰是人们难以感觉的小震,象唐山那样的地震一年...[详情]
地震离你我并不遥远。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地震成因及其孕育过程,也还没有找到完善的预报方法。灾难一旦发生,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间。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学习、掌握应急避震知识,万一遭遇强震,就能减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险。今天佰佰安全网就普及有关地震后如何逃生自救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吧!何为地震? 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