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答案是会的!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妈妈们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5天,同时口服退黄药物。暂停母乳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详情]
“母乳性黄疸常识有哪些”,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甜甜的脖子被烫伤。 手术后甜甜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孩子感冒迟迟不好,家长从网上搜来偏方,没想到病没治好,反而把孩子给烫伤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病房中,刚做完手术的甜甜(化名)躺在妈妈怀里睡得正香。她脖子上贴着手掌大的棉布,或许是伤口还有些痛,甜甜眼角还挂着泪珠。甜甜妈妈刘女士说,27日下午3点多,女儿被烫伤,一家老小都被吓到了。月初,甜甜感冒了,10多天都没见好转。咳嗽、鼻塞……看着2个月大的宝宝这番模样,可把一家人心疼坏了。刘女士在网上搜了一个偏方,用葱头煎开水,用热气来熏鼻子,可以治疗鼻塞。于是,她照着偏方做了,可在熏的过程中,杯子倾斜太多了,水洒落了出来。...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节目曾经报道过不少误信民间偏方结果导致恶果的事情。最近,宜兴市的马阿姨听邻居说吃蟾蜍可以强身健体,她便和女儿一起吃了一只蟾蜍。结果,这蟾蜍刚下肚不久,母女俩就双双中毒。 在医院里,记者见到了马阿姨,经过治疗,她和女儿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马阿姨表示,自己的女儿一直体弱多病。她听邻居说,吃蟾蜍可以强身健体,就告诉了女儿。恰巧当天,女儿在小区里...[详情]
两名妇女听说“神药”能治病,便在自家菜地里种植,未料“神药”竟是罂粟。5月22日,民警依法对340棵罂粟进行铲除销毁。5月22日,大荔县公安局官池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进行走访时,发现在一村旁路边的农田里,种植着疑似罂粟的植物。民警反复确认,这些植物就是罂粟。而种植罂粟的地方分为两块,还栽着蔬菜,这些已经开花结果的罂粟,就套种在菜地里。经现场清点,两片地里共种植着340棵罂粟。随即,...[详情]
说到“断肠草”,你是否在电视剧或武侠小说中听过呢?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这种植物存在。日前,三江侗族自治县就有一名老人因服用“断肠草”...[详情]
2016年8月,未满月的福建男婴小军(化名)发烧,家人上网找了多种偏方,银手镯煮水喝、珍珠粉泡水喝,折腾了一夜,但小军已停止了呼吸。...[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