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与其接触噪声的时间、强度特别是噪声作业工龄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生产性机械产生的噪声均为连续稳太性,因而对听力的损伤是一种慢性渐进式的。一般在一到两年的接噪时间内不会有耳聋的情况。(我国《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规定是三年)职业性噪声聋症状轻的,脱离工作环境再加对症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噪声作业工龄较长听力损伤严重的治愈比较困难,极个别病例可以留下终生残疾。 噪声聋的预防措施: 1、控制噪声来源 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噪声车间与其他厂房隔开,中间种植树木...
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职业病,噪声聋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性噪声聋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噪声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性噪声聋病人。职业性噪声聋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详情]
哮喘是工业化国家一种最常见的职业性呼吸道疾病 ,约有 2 5 0种特异性职业暴露与哮喘有关。 那么,职业性哮喘属于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详情]
职业性哮喘是职业致敏原引起的肺部阻塞性疾病,以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阻塞症状为主,可以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那么,职业性哮喘...[详情]
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虽然南通的职业病人群还处于稳定可控状态,但防治工作马虎不得。”在昨天上午举行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上,市疾控中心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科副科长尹仕伟呼吁。本地主要是三类职业病 来自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5年我市共诊断职业病248例,其中,尘肺病90例、职业中毒63例、耳鼻咽喉口腔疾病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0例、职业性皮肤病6例、职业性肿瘤6例、职业性眼病3例。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市职业病病种以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耳鼻咽喉口腔疾病三大类为主,其中耳鼻咽喉口腔...
健康素养第24条: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危害。健康素养第25条: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2016年4月25日~5月1日是我国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职业病防治法》中写道,职业病是指...[详情]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即日起,禅城安监微信将推出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1什么是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执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详情]
“噪声性耳聋是职业病的一种,近十年可能会超过尘肺病成为头号职业病杀手。”...[详情]
福建泉州市惠安县,一名滴滴司机突遭乘客割喉,经抢救司机已经转危为安,而乘客已被警方抓获,滴滴垫付一万元医药费用,并承诺持续对司机进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