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与食用菌之间尚缺乏简单可靠的鉴别方法,一般毒蘑菇有以下特点:菌盖色泽艳丽或呈黏土色,菌柄上有菌环、菌托,多生长于腐物或粪肥上,破碎后立即变色,煮食可使银器、大蒜、米饭变黑等。 如果不慎吃了有毒的野生蘑菇,在吃后10分钟至72小时内,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快速到就近医院就诊,就诊时最好携带吃剩的蘑菇或未烹饪的新鲜蘑菇,并向医生说明蘑菇的来源、烹调方法、进食数量等,以便医生根据毒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没有就医条件,或者情况紧急者,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病人可在家里先采取一些方法减轻毒素的侵害。如果反应是在吃蘑菇后6小时内发生的,毒素仍然停留...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详情]
夏季是蚊虫肆虐的季节,很多孩子被蚊子咬的满身红包,于是“防暑、防晒、防蚊子”成了很多家长的第一要务。难道真的只有“蚊子”才要防,其它小虫子就无关紧要了?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就接诊了多例毒虫伤害的患儿。通讯员张艾萱吴叶青 姐弟携手采蘑菇 双双感染致命病毒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上周接诊了一对疑似因毒虫叮咬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姐弟。两人在当地医院就诊但并未发现病因,治疗后情况也未有好转,遂转入儿童医院急诊科。“两个孩子均有高热、粒细胞减少,起初怀疑是普通感染所致,但姐姐的血小板一直在减少,这就肯定有其他原因”,急诊科郝晶主治医师说。急诊科李军主任医师查房时了解了...
汉中市南郑区碑坝镇茶园村位于陕西与四川交界的大巴山脉,当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尤其盛产山珍野味。每到秋季,进山采蘑菇成了村民们补贴家用的途径之一。15日,在汉中市南郑区医院外科病房内,躺在病床上的谭华江回忆说,8日下午1时许,他独自进山采蘑菇,“山里天黑得早,下午四点多我就准备下山回家了。”当时他刚转过一个弯,突然听到动物吼叫,抬头看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不寒而栗:眼前三四米处,...[详情]
“熊出没”,在汉中市南郑区碑坝镇茶园村早已是多年前的“传说”。没想到,如今黑熊又出现了。10月8日,45岁的村民谭华江在山里采蘑菇时撞见一大一小两只黑熊,他被大熊袭击,头部及全身多处受伤。为逃生他跳下悬崖,最终脱险。如何避免与熊“邂逅”一路制造声响可使熊闻声趋避昨日,汉中市南郑区野保站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黑熊本身是惧怕人类的,只有它感觉到自己要受到伤害了,才会出于本能...[详情]
上个星期,省森工总医院接收到 20 多位被蛇咬伤的患者,其中一人来时血小板仅为常人的 3%,几乎失去了凝血功能,医生治疗时都不敢触碰...[详情]
爷爷奶奶舍不得吃,把大半碗蘑菇汤留给了孙子,结果7岁男孩因此中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