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城市安全事件频发、并在表现形式、手法、规模和危害程度上的不断变化或翻新,我们必须把搞好城市安全问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首先,科学规划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顶层设计。要有效维护我国城市安全,当前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将抓好城市安全列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深入研究城市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析造成的机制原因、社会原因和主要诱因,在此基础上形成针对性强的对策指导,同时不断完善城市安全的运行体制机制。二是发挥专家及居民的智慧。更有针对性地研究、认识、预测和处置城市安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从而生成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为确保城市安全提供科学前沿的理论...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详情]
近几年,由于影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社会各界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强与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50万人,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笔者根据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认为城市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由于...[详情]
各类刑事破坏活动引起的公共安全事件,主要表现在投毒、爆炸、抢劫、绑架、间谍、敌特等社会治安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及有国际背景的政治事件等...[详情]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给国人留下了血的教训,活生生的生命为此殉葬。各界媒体的评论也是铺天盖地,那么我们下面看看光明网如何谈及我们的公共安全。光明网评论员:没有什么比新年第一天的伤亡事故更令人揪心的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1日发布官方消息,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这是2015年公共安全事件血色的开篇。蜚声海内外的上海外滩,因为踩踏事件而成为舆论关切的焦点。数十人伤亡,加之影响深远,此次踩踏事故显然已在“特大伤亡事故”定级之上。尽管还原事实真相尚待时日,也尽管厘清其间的权责关系还需要笃实的...
上海外塔踩踏事故,震惊了每一个人的心,暴露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薄弱,尤其在大城市,公共安全应该是个代名词,不容忽视。 2015年元旦凌晨4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上海市连夜成立工作组。韩正、杨雄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工作。事故原因正在...[详情]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加强公共安全刻不容缓。上海昨日公布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再次敲响安全事故的警钟。2014年,重大安全事故接二连三,香格里拉古城火灾、长沙校车侧翻、昆山中荣公司爆炸、清华工地塌方、上海外滩踩踏……一幕幕惨剧,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忍不住扼腕叹息。这些令百姓付出健康...[详情]
昨日,海口市民张女士向本报反映,海口华信大厦玻璃幕墙在超强台风“威马逊”中破损严重,经常会有玻璃掉下来,前日还差点砸中她,存在极大的...[详情]
2015年,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接二连三,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忍不住扼腕叹息。那么,回眸2015年都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公共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