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孩子血铅含量超标时,不要盲目给孩子用药,诊断铅中毒要经过血铅检测才能真正准确,并不是所有的铅中毒都要用药物排铅, 轻度中毒患者,断绝铅的来源,改变生活环境与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铅中毒,遏止危重的症状。驱铅药物是一种络合剂,它会没有选择地将铅与其他一些有益元素一起清除体外。盲目给孩子做驱铅治疗,对孩子的健康非但无利,反而有害。所以首先要寻找引起孩子血铅升高的原因,如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周围环境是否有铅的污染源,孩子有没有不良的卫生习惯,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否异常等,只要改善孩子周边的环境,纠正了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孩子体内的铅含量就会慢慢降低。 当儿童血铅超标需要...
定期带孩子测血铅 由于儿童铅中毒在没有明显的症状时就对智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父母及时带孩子检测血铅: 1.兄弟姐妹或玩伴已被明确诊断为铅中毒的儿童。 2.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儿童,包括蓄电池厂、电器维修、电子垃圾回收。 3.原因不明的惊厥、腹痛、体格生长迟缓、智能发育落后、多动和其他行为障碍、听觉损害、贫血的儿童。 4.居住于冶炼厂、蓄电池...[详情]
这些天,各地发生多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欺凌”事件。类似“浙江庆元一年级男童被烟头烫”、“江西永新女生被数名同学扇打”的新闻,无不挑战着关注青少年成长者的心理底线。仅今年1月至5月,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即多达40余起。其中,有的事件带着浓厚的暴力色彩,有的则以精神侮辱为主,方式之多样让很多成年人都大呼惊悚。一边是校园欺凌事件趋于幼童化,一边是所有事件无一例外都在脱离成年人监管的情境下发生。尽管这些未成年人的欺凌事件,通常被冠之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但实际上它们很多都发生在校园以外的地方。这时,未成年人处于学校保护与家庭保护之间的真空地带,这才是值得未成年人保护者重视...
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段奇怪的视频,名为红水浇地。视频中一口水井里的水变成了红色,并流向一片麦田。这红色的水是什么?有害吗?央视记者随后去了视频发生地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调查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红水”确实存在,范围极大!当地灌溉水井的水大多都是红色的,红褐色的水沿着灌溉渠缓缓流向农田。眼下正是春耕,相当多的村民正在使用红水灌溉。根据调查,附近一家生产染料和染料...[详情]
汶川地震(资料图)原标题:汶川大地震的600多亿捐款怎么花了?又是一年5·12。距离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八年。据民政局资料显示,仅地震后半年内,全国为5·12汶川地震灾区募集款物762.14亿元,其中捐款652亿元,超过了1996年至2007年全国接收的救灾捐赠款物的总和(累计557亿元,其中捐款420亿元),打破了中国捐赠史上的纪录。至少600多亿的捐款流向...[详情]
对老百姓而言,出门旅游得讲究个性价比。...[详情]
近日,衡阳儿童血铅超标案以司法调解告终。这是第一起进入且走完整个司法程序并最终拿到法院法律文书的“儿童血铅第一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