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处理方法如下: 一、 蜂蜇伤:夏秋季节外出野游,如被蜂蜇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假如蜂毒进入血管,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二、 蜈蚣咬伤: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
据小编被毒蚊毒虫叮咬可将随身携带的清凉油、风油精或红花油反复涂搽患处。 如有三棱针,亦可先点刺放血,挤出黄水毒汁后再涂以上药品,很快就会消肿,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不同毒虫叮咬的不同症状: 一、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如果被长江流域的...[详情]
夏天也是恙虫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很多人都逃避不了被毒虫叮咬的状况,那么大家知道毒虫叮咬红肿该用什么药膏吗?...[详情]
不同的药物组成的药膏如冬青油膏、 野葛膏、华伦虎骨膏等,其功效各有不同,由药不同而异。那么大家知道被毒虫叮咬用什么药膏吗?...[详情]
常见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寨卡病毒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虫、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入秋以来雨水频发,“秋蚊子”有所增多,正所谓夏天蚊子多,秋季蚊子毒,不少患者因为被蚊虫叮咬后抓挠受到感染,导致真菌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和湿疹等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进入秋季,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佰佰安全网专注人身安全常识的小编为您盘点近期蚊虫叮咬伤害人身安全事件。男童小腿被...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蜱可传播多种疾...[详情]
安庆市疾控中心从陆正云的血样中检测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病毒RNA。58岁的陆正云8月20日凌晨5点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经济开发区新楼村金枪组的家中去世。3天后,安庆市疾控中心从陆正云的血样中检测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病毒RNA。9月19日,陆正云的儿子许斌告诉澎湃新闻,8月19日,安徽省立医院ICU病房主任刘宝前来为母亲会诊时曾指出,“是因蜱虫叮咬导...[详情]
市民马女士牵着女儿的手,忧心忡忡:“医生你看,周末在公园玩了一圈,回来我和女儿身上到处是疹子。...[详情]
夏天到了,为避免蚊虫叮咬,许多市民开始购买灭蚊用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