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失真”问题,正成为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隐患之一,监管部门急需采取“技防”“人防”结合的措施全力遏制。有些不良的商贩受到利益的驱使,将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再上市,危害很大。在食品流通行业,商家对包装食品剩余1/3保质期的拒收,剩余2/3保质期的食品,被纳入促销对象。而最终过期的商品,商家往往会退还厂家,损失都由厂家承担。这种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为厂家伪造食品保质期提供了可能。 处理过期食品可借鉴国外做法,引入“第三方机制”,收购过期食品。扶持“第三方”企业将过期食品制成饲料、肥料,或者发酵产生甲烷,作为工业能源。这样可使过期食品得到回收利用,产生新的价值,降低企业的损失,...
眼看小麦收割季节就要到来。近日中储粮总公司对2015年小麦托市收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据中储粮总公司介绍,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今年预案的主要特点:一是规定2015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国标三等品)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市斤1.18元、1.35元、1.38元、1.55元,价格与去年持平,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执行期为5月21日至9月30日。二是预案中继续明确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收购资金由中储粮统贷统还。三是继续实行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四个共同”,即三家共同确定委托收储...
中储粮光武分库正在组织车辆将已经变质的小麦运走。万吨小麦“被忘”7年后变质 中储粮河南三级粮官集体噤声“将近7年啦,中储粮才想起来把存在我们仓库里的16000多吨粮食拉走。如今这些粮食已经坏了,连猪都不能吃。”近日,河南新野县金硕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中储粮常年拖欠粮库租金引发诉讼2010年6月1日,中央储备粮南阳向东直属库光武分库与新野县金硕粮油有限公司签订《仓储设...[详情]
针对媒体报道“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官方微博8日刊发声明称,2014年6月,该批小麦经有关部门组织定向拍卖销售后,金硕公司因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拒不出库。中储粮总公司派出的专门工作组已抵达河南南阳。 中储粮光武分库正在组织车辆将已经变质的小麦运走。声明全文如下:关于媒体报道“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的声明5月8日,有部分媒体报道“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中储粮...[详情]
22日凌晨,对于一则《中储粮代储库发红小麦销往面粉厂》新闻,中储粮总公司回应称...[详情]
针对“吉林大安一粮库竞拍玉米有大量虫眼”问题,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及时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了汇报,28日当晚由吉林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