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一般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 由于老年人器官机能衰退,因此对许多药物的敏感性就提高,药物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如老年人使用“安定”镇静,只需要中青年人用量的1/3~1/2。用吗啡镇痛,只要较小剂量即可缓解疼痛。若用一般中青年人用的剂量,则会引起过度抑制,使呼吸抑制,意识模糊。 2.组织成分发生变化,影响药物作用 由于受自然衰老过程的影响,老年人身体的组成成分发生了改变和老化。如老年人身体组织总含水量下降,脂肪组织增加,因此许多脂溶性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也就增加,而从体内排出较慢,作用持续时间就比中青年来的长,容易造成蓄积中毒。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药...
“是药三分毒”,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峰教授说,事实上,任何药物过量使用都会产生副作用和发生与药物蓄积有关的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仅以维生素A为例,过多服用可使人出现眩晕、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皮疹、瘙痒等急性中毒症状。即使是慢性中毒,患者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皮肤干燥和脱发、四肢骨痛等症状。人到老年,由于机体的许多生理机能都...[详情]
儿童服药剂量计算三法 婴儿、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多数内脏及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对药物吸收很好而解毒和排出较差,因而对药物敏感,易于中毒,所以用药品种和剂量都要特别慎重。小儿用药的剂量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按年龄折算:见下表 (2)按体重折算 小儿用量=〔成人用量×小儿体重(千克)〕÷〔成人体重(50或60千克)〕 (3)按体表面积折算 ...[详情]
“用药指导:儿童用药安全注意”,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医生开了一款溶液型的抗过敏药,药剂师错配成了浓度更高的滴剂型,医嘱却依然按照溶液型包装的药量服用。昨日,福清林女士担心,3岁的儿子上周过量服用了福建省福清市妇幼保健院药房配的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滴剂,会对肾脏功能有负面影响。投诉:儿子吃了十倍药量林女士介绍,最近3岁的儿子一直咳嗽,9月12日下午5点多,她带儿子去福清妇幼保健院看病,医生判断是气管炎,开了三种药,其中一款为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林女士回忆,药房将医嘱药量贴在了药品的外包装上,写明一次2.5ml。“我们就按这个计量喝,但才喝了三次,药就快喝完了,我们觉得有些奇怪,才仔细看了下药品说明书,这才发现药房给的是盐酸西替利嗪...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8个部门印发实施《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旨在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四级监测建立清单梳理出130种临床易短缺药品在目前每个省份布局不少于15个监测哨点的基础上,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机...[详情]
9月13日,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在京举行,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会上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而我国儿童专属药品却不足2%,儿科医生缺口20万。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仅仅因为用药不当,一年就导致约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一生的遗憾,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详情]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凸显。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约7000例儿童死亡,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儿...[详情]
近日,在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详情]